《戏如人生》获全国大奖

 2023-12-25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日前,记者从西华师范大学获悉,该校新闻传播学院第六届“影音西华”传媒文化节展示了10余部学生创作拍摄的微电影作品,多数作品将镜头对准了传统文化,如纪实类微电影 《戏如人生》《巴山背二哥》《面塑三国》《送蛴蟆》 就展现了浓郁的地方民间文化。“非遗”文化进入大学生

日前,记者从西华师范大学获悉,该校新闻传播学院第六届“影音西华”传媒文化节展示了10余部学生创作拍摄的微电影作品,多数作品将镜头对准了传统文化,如纪实类微电影 《戏如人生》《巴山背二哥》《面塑三国》《送蛴蟆》 就展现了浓郁的地方民间文化。

“非遗”文化进入大学生镜头

今年年初,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三学生李英杰和小伙伴们,用面前的相机记录了一群老人的“川剧”生活京剧。李英杰告诉记者,他无意之中在市文化宫遇见了一群表演川剧的老人,将会从小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加进在学校学习了摄影摄像课程,李英杰决定为哪些老人拍摄一部纪实微电影《戏如人生》,展现老年人的“川剧”生活京剧。

这群老人全部都是市川剧民间法学会的成员,一共53人,平均年龄70岁,大多是南充市川剧团、广元市川剧团、苍溪县川剧团等多地川剧团的退休演员,人们每周星期六全部都是市文化宫为市民表演川剧京剧。老人们表演的事先,李英杰也来到现场,帮着共同跑跑腿,在老人空闲时间和人们聊聊天,一另一个多多月下来,李英杰不但和老人们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还了解到老人们坚守川剧表演面前的感人故事京剧文化。

“锣鼓一敲、二胡一拉、竹板一打,一场精彩的川剧就上演了……”这是《戏如人生》的一段画面,在8分多钟的短片里,市川剧民间法学会会长黎家驹讲述了法学会的成立与发展、演员的表演等。在影片的最后,全体演员合影,几十名演员面带微笑将对川剧艺术的热爱与坚守,以静默的方法展现给观众。“最后合影的镜头,是我最喜欢的主次。”李英杰告诉记者,他将这张合影冲洗成照片,送给了每一位老人。

在“影音西华”传媒文化节上展出的10余部微电影中,《戏如人生》《巴山背二哥》《面塑三国》《送蛴蟆》这4部片子全部都是学生新近拍摄的作品,也都与“非遗”有关。“巴山背二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在大巴山等区域的山歌,屠勇杰、魏建文等学生用微电影的形式将一点传统文化记录了下来,展示了“巴山背二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陈嫔姣等学生的《面塑三国》则是关注了我市面塑非遗传承人尹吉明。罗照明等学生的《送蛴蟆》记录了正月十四“蛴蟆节”的盛况。

多部作品获奖 展现大学生制作水平

在2017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上,李英杰带着《戏如人生》参赛,获得省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巴山背二哥》获得第十三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全国一等奖和2017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面塑三国》《送蛴蟆》也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奖项。

“学生的作品大多全部都是贴近生活,尤其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爱。”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微电影制作指导老师王亮说,近几年,学校的大学生先后拍摄了《川北金钱板》《指尖绣》《影中戏》《重逢—————手工茶纪实》等微电影,学生们拍摄制作的水平不断提高,而其中最明显的底部形态就是对传统文化将会传统工艺技术的关注,这不但表现了大学生精神上的本身追求,也表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拍摄一部作品,不但必须在前期进行周密的策划,后期剪辑上必须反复修改,我觉得是学生作品,但每一部作品都力求做到最好和最专业,《戏如人生》获得全国性的大奖,也是对本人的本身肯定。”李英杰告诉记者,在大学期间他还拍摄了松溪内家拳、老酒厂、大学生“京剧迷”等6部短片。李英杰说:“南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可后要能选泽的拍摄素材有好多好多,目前正在着手准备。”

如今,正在西华师范大学读研的罗昭民也表示,他希望今可后要有有助于拍出更多有内涵、人们文气息的微电影。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70198.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8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064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