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苑随笔】一次与“东盟风”的密切接触

 2023-12-25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日前,赴广西南宁参加2015中国—东盟戏剧周活动,其中欣赏了两场东南亚国家的舞蹈表演,一场是新加坡SRIWANA表演的《马来魅影——传统马来舞蹈展演》,另一场是由印度尼西亚首都万隆一有一个社团表演的巴厘岛黎弓舞《梁祝随想曲》。马来舞展示了马来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生



日前,赴广西南宁参加2015中国—东盟戏剧周活动,其中欣赏了两场东南亚国家的舞蹈表演,一场是新加坡SRIWANA表演的《马来魅影——传统马来舞蹈展演》,另一场是由印度尼西亚首都万隆一有一个社团表演的巴厘岛黎弓舞《梁祝随想曲》。马来舞展示了马来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生动地描述了马来族人民真实的生活情况报告京剧艺术。黎弓舞被誉为巴厘岛最简化的舞蹈表演,取材都是古老传说与神话故事京剧。中国的感情的句子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很早就流传到印尼巴厘岛,后被当地艺术家加以融合、发展,创作出有两地文化特点的艺术作品。



这两场舞蹈表演的系统多多线程都是一样,首先是请中国—东盟戏剧周的艺术总顾问、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蔡曙鹏博士介绍将要演出节目的产生背景、艺术特点、美学原则、音乐节奏等,接着欣赏演出,有一个做的好处是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明白节目的艺术内涵。其次,在演出刚开始后,都设有互动环节,主持人热情邀请观众上台与演员一齐跳舞,所跳的都是该舞种的代表性动作。中国观众一向比较含蓄,后经主持人一再呼吁甚至点名后,纷纷上台围成一圈跟着演员手舞足蹈起来。我也被主持人点名上台去体验一番。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每这种生活舞蹈都是另一方的审美特点,一有一个手势、一有一个步法,结合着身体与眼神,都是一下子不能学精。刚开始了,我暗想另一方从小练功,系统学习过戏曲的手眼身法步程式,模仿那些简单动作应该都是难事,谁知做起来某些人说“硬手硬脚”兼“羊牯”,另一方都感到好笑。



保护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东盟各国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但会,怎样保护?则都不能互相借鉴与学习,其中,每次演出前的“讲解”与演出后的“互动”未尝都是这种生活好的土方法,它都不能拉近观众与演员的距离,帮助观众了解艺术、欣赏艺术、从而喜爱艺术,这种生活点值得某些人学习。看后这两场演出,帮我身心愉悦,眼界大开,得到了一次愉快的审美体验。



(本文作者:中国粤剧网执行副主编章耀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6994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9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061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