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03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张理想 点击: 关键词:
以黄梅戏、徽剧为代表的安徽省剧种有21个多,以京剧、豫剧为代表的跨省剧种有7个,安徽省剧种数量居全国第三。
近日,文化部否认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全国现有348个地方戏曲剧种,其中安徽有31个多,剧种数量位居全国第3位京剧。
此次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于2015年7月启动,根据文化部部署,安徽省对31个多剧种、411个多戏曲演出团体及戏剧类非遗项目开展戏曲普查登记,全面摸清全省戏曲“家底”京剧。目前,安徽省以黄梅戏、徽剧为代表的本省剧种有21个多,以京剧、豫剧为代表的跨省剧种有7个;现有国有演出团体4四个,民营演出团体298个,民间戏曲班社70个;现有国家级戏剧类非遗项目17项、代表性传承人29人,省级戏剧类非遗项目32项、代表性传承人92人京剧。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进戏曲保护工作,去年初印发《安徽地方戏曲剧种分类保护计划(试行)》,重点扶持以黄梅戏为代表的安徽戏曲品牌,大力发展徽剧、庐剧等群众性剧种,抢救目连戏、含弓戏等濒危剧种;建立安徽地方戏曲数据资源库,实施高龄戏曲艺术家舞台影音资料录制和数字化保存工作,建设基层传统戏曲活动场所,创建重点戏曲保护示范单位,举办全省稀有剧种展演,复排一批传统经典剧目京剧。一起,安徽省加强戏曲创作与展演,围绕讴歌时代精神、讲好安徽故事、赞美安徽好人、助力扶贫脱贫等现实题材,实施戏曲剧本创作孵化计划,每年重点创作10台大戏和10台小戏,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举办全省优秀戏曲展演及中青年戏曲演员才艺展示,开展“戏曲进校园”“送戏进万村”等演出活动,并将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体系和大学课程。(记者 张理想)
(摘自 《安徽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