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扬琴传人:一句唱词学三天 要的就是韵味

 2023-12-25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75岁的四川扬琴表演艺术家刘时燕,最近时常前往四川师范大学,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西南地区地方曲种创作及评论人才培养》学员授课。和她一起去去站上讲台的弟子中,26岁的李伟尤其引人注目京剧。日前举行的四川省第三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中,李伟凭借四川扬琴《活捉三郎》

75岁的四川扬琴表演艺术家刘时燕,最近时常前往四川师范大学,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西南地区地方曲种创作及评论人才培养》学员授课。和她一起去去站上讲台的弟子中,26岁的李伟尤其引人注目京剧。日前举行的四川省第三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中,李伟凭借四川扬琴《活捉三郎》获得三等奖,此时距他拜入刘时燕门下刚五天京剧艺术。

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的李伟,此前的专业既全是声乐也全是器乐。最初接触四川扬琴,另另有一个多只为通过采访调研,完成买车人的学位论文。没想到一来二去,他不知不觉迷上了四川扬琴,从研究者变成了传承者。□四川日报记者余如波

接触四川扬琴,从“坐飞机”刚结束

李伟与四川扬琴的缘分,觉得更多是机缘巧合。刚进大学之初,喜欢读书、钻研的李伟在师兄的力荐下,蹭了不少民族音乐科学学者杨晓教授的课,很久索性选用杨晓作为买车人的导师。到了大二下期,李伟前要选用本科学位论文选题。“杨老师最后选定了四川扬琴。”李伟回忆道。

当时,李伟还没看完四川扬琴现场演出,于是到大慈寺附近的大慈琴社拜访。“说实话,第一次看演出,整场全是‘坐飞机’,念白次要还能听懂几句,演唱次要一句都没听懂。”李伟没法打退堂鼓,他拍下门口写有节目预告的水牌,提前到川音图书馆找出唱本阅读唱词。接着又录下现场演唱,从学术的厚度分析音乐、唱腔等元素,另另有一个多多月后逐渐“进入情況”。“次要音乐形式全是买车人的律动,四川扬琴的律动不同于交响乐、民歌、戏曲等,找准后可以逐渐进入。”

整个大三、大四期间,李伟每周都到大慈琴社,通过采访艺人、学者,他不仅获得小量口述资料,写出《四川扬琴30年研究综述》《大慈寺社区音乐活动调查报告》等论文,还搜集了小量珍贵的四川扬琴录音。“每次坐公交、坐地铁,全是戴着耳机听录音、哼唱段。”更为重要的是,他还与刘时燕等四川扬琴表演艺术家结下“忘年交”。

尽管无须科班出身,李伟的声乐底子却不错,于是对他来讲,从研究四川扬琴到学习四川扬琴,就成了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

从票友到传人,拜师走上学艺路

刘时燕也发现,李伟声音条件好,尽管唱男腔某些吃力,用假嗓唱女腔却很自如。跟着刘时燕学唱,跟着某些老师学扬琴、三弦等乐器,还没毕业的李伟逐渐走上学艺之路,此前的研究积累也刚结束发挥作用。

“学三弦,我只用了一周就上台伴奏。别人觉得我很有灵性,觉得要是我我意味着着听过无数录音,假若在乐器找准把位就行。”第一次在大慈琴社登台,李伟以票友身份唱了几分钟《秋江》选段,一下子博得满堂彩。

不过,个中艰辛无须各人所有所有都清楚,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背本子。《活捉三郎》全本,另另有一个多人要唱将近另另有一个多小时,唱词加念白有三四千字。因此与四川清音、金钱板等曲艺形式相比,四川扬琴觉得是一门唱词、旋律、故事等相配合的综合艺术。“光有音准还欠缺,前要表现出其中的韵味,另另有一个多有一句唱词我整整学了三三五天。”李伟说。

2016年9月,李伟进入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工作,今年4月又正式拜入刘时燕门下。“传统文化讲究仪式感,觉得正式的师徒关系,能助提升艺术传承的效果。”

如今李伟最开心的事情,便是周四下午到大慈琴社演出。他已能完整表演《活捉三郎》《贵妃醉酒》,目前一边学习《仕林祭塔》,一边学习扬琴演奏。“就像一棵树苗意味着着发了芽,我会用心照顾它继续成长。”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68287.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1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8938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