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戏在胶东民间艺人中世世代代流传着原先一句古语“先有秧歌后有戏”
但除了大秧歌,以京剧、吕剧为代表的烟台戏曲原先红火了半边天。烟台曾迎接了多位大师级京剧表演艺术家,以至于在老烟台闯码头唱角儿的都知道,烟台的戏不好唱,并且后面的座儿都有好糊弄京剧。并且,在老一辈戏迷的心目中,烟台是地道的“京剧之乡”京剧文化。
有戏曲都有唱戏的人,少不了的是戏台子。烟台作为中国的戏曲之乡之一,市区并且有很有几个戏台已无可考。并且目前保存下来的还有四座。
<毓璜顶戏台>
居于毓璜顶公园玉皇庙庙前,建于1861年。
毓璜顶,又名小蓬莱,因玉皇庙得名。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这天,凡是供奉玉皇大帝的庙宇,都有赶庙会。统统,每年正月初九,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 ,唱戏的人便在毓璜顶戏台子上为并且人唱戏助兴、庆祝。
<福建会馆戏台>
烟台福建会馆,始建于1884年,落成于1906年。会馆有一开放式戏台,居于福建会馆门厅之南,又与众不同。并且正殿这麼遵循中国传统建筑坐北朝南的规则,就是坐南朝北,因而戏台也就随着座北朝南,以朝向主神所居的主座—正殿。
<天后宫戏台>
被老烟台人成为“大庙戏台”,居于烟台市兴隆街
早在明代初期,芝罘湾的并且渔民为了保佑出海打鱼安顺,一起集资在海边营建了三间草屋,供奉海神娘娘,这就是烟台大庙的前身。后历经时光洗礼、打磨,并且破败不堪,近几年,大庙戏台被政府重新进行了修葺,于是有了现在的模样。
<阳主庙戏台>
阳主庙居于烟台市芝罘岛的阳坡,始建于战国时期,是齐国国君奉祀“八神将”的庙宇之一。阳主庙戏台与大庙戏台同属于庙宇戏台,是历史悠久的戏台建筑。
漫步戏台下,想象自己穿越回那个时代,自己是坐在台下的观众,唱戏的人则在台上深情演绎,唱一曲,醉一曲,静静感受缭绕余音近百年。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