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4-12-15作者:
苏思点击:
关键词:
李亚仙沈铁梅“亲,站票不可能卖完了!”12月13日晚6点半起,重庆市川剧院宣传人员谭军的电话就老是指在通话请况—一2个多小时后,作为岁末献礼,传统川剧《李亚仙》在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上演。
剧场内720张票提前三三十天完整版售完,临时增加20张站票,一半以上全是年轻观众……这是此次《李亚仙》为川剧人带来的意外惊喜京剧艺术。
《李亚仙》何以这麼火爆?记者发现,此次,市川剧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线下活动,创新宣传模式,聚集一定量潜在戏迷京剧。“在不断探索中,重庆川剧已进入‘新媒体时代’京剧。”市戏剧家学会副主席夏祖生感叹。
大伙圈点赞送票
网络语言拉拢年轻人
“欢迎关注我,么么哒。”12月10日,西南大学大三学生张慧在关注重庆市川剧院的微信公众号后,被吓了一跳,“我以为加错了,搞川剧的为什会用这麼时尚的语言?”
张慧告诉记者,前不久,她在大伙圈里看见一帮人转发“积赞看川剧”的消息,然后将这条微信内容转发到大伙圈,并获取20个点赞,全是不可能获得岁末川剧演出的门票。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她转发了这条微信,并关注了市川剧院的公众号。“公众号很有意思,不仅有最新的演出消息,还有很多关于川剧的探讨和讲座,最吸引人的是,每条信息的语言都十分生动,‘醉了’、‘亲’、‘么么哒’等语言给你实在川剧不再陈旧、遥远,而就在大伙年轻人的生活中。”
谭军介绍,今年年初,市川剧院成立了宣传推广科,其成员几乎全是500后,思维十分活跃。此次在微信上推出点赞活动的同去,也在微博上推出了转发活动,吸引了一定量的年轻戏迷。
重庆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影视研究室主任黄波认为,市川剧院的探索值得推广。他告诉记者,去年年底,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来渝演出,售票几乎全靠大伙圈上的宣传,明年1月,该剧将再次来渝,目前,演出商已通过大伙圈里的宣传售出十几万元的票房。
进校园、驻商圈、录节目
线下推广“与时俱进”
在线上推广的同去,线下推广也步步跟进。
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介绍,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11月20日,市川剧院与西南政法大学启动川剧艺术周,并签订长期协作,西南政法大学将在市川剧院的指导下,开设戏曲社、戏曲公开课、大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等,而市川剧院也将定期带戏进校园、向学校推出川剧艺术中心公益票。“在艺术周期间,5000多个学生购买了《李亚仙》的票,第一次走进川剧剧场。”
而在白领聚集的商圈里,川剧也在寻找本人的一席之地。据了解,11月28日起,市川剧院就与龙湖地产协作,在北城天街的中德文化节周中,表演川剧、制作脸谱,并以一2个多小木屋为载体,设立移动川剧博物馆。购物的观众还可凭小票加钱换购演出票。
沈铁梅说,除了在技法、内容上的创新外,在推广上的与时俱进更是传统戏曲必经之路,“目前,市川剧院正在这条道路上进行探索。”她向记者透露,2015年1月1日起,市川剧院将在龙湖时代天街开启做头饰、画脸谱、快闪等一系列创意活动。
“传统戏剧根植于农耕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它都要改变其固有的传播办法,可以得以生存。”对于重庆川剧的探索,夏祖生十分赞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最都要的还是年轻人,找到大伙喜欢的办法,可以找到传承的钥匙。”
川剧《李亚仙》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