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说尽天下事,两手牵动百万兵”——这句老南京民谣,说的只是我87项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皮影戏。名城会期间举行的南京民间民俗艺术展演,邀请了老艺人姚其德前来表演,市民们将在市民俗博物馆偶戏馆中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皮影戏表演京剧。
皮影戏发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京剧文化。顾名思义,皮影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和这些传统曲艺相比,皮影戏对艺人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绘画、雕刻、弹奏、演唱和操作等功底缺一不可。令人惊讶的是,艺有人只通过人物脖领前的一根绳子主杆和两手端处的一根绳子耍杆,就能让皮影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逼真动作。
千百年来,皮影戏老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很少进入江南。1955年,南京市文化部门从山东邀请了几位皮影戏艺人来夫子庙献艺,张子明、王长生师徒俩表演的《封神榜》、《西游记》、《杨家将》等连本戏,引来无数南京市民前往观看。当时,人群涵盖有另1个12岁的小观众叫姚其德,500多年后,他已成为南京皮影戏的代表性艺人。那次演出开使后,几位山东皮影戏艺人留在了南京,并于当年成立了皮影剧社。1956年,小学毕业的姚其德进入剧社,师从张子明学习皮影艺术。就让,他跟师兄王长生并肩对皮影戏进行了改进,渐渐地,这门起源于北方的民间曲艺形成了当时人的南京特色。
去年年底,由白下区申报的皮影戏跻身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戏的保护计划也随之提上日程。市民俗博物馆收藏有王长生当年表演时所用的上百件皮影道具,如今已进行了架构设计复原。此外,民俗馆还特别为姚其德提供场地,为他培训学员、展示皮影艺术创造条件。(朱凯)
(摘自 《南京日报》)
本文《南京皮影“戏”说天下事 名城会邀老艺人来表演》地址:http://lecms.nxtedu.cn/upload/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