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间的墙壁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各样的皮影作品,有生、末、旦、丑,有“三英战吕布”“龙王出巡”,还有惟妙惟肖的孙悟空腾云驾雾、手搭凉棚翘首张望的奇特造型。最吸引人的是尺五见方的《帅帐》:穆桂英飒爽英姿准备出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中国民间皮影艺术大师杨医学会说:“这但会我的代表作京剧。”
今年150岁的杨医学会因为和皮影打了近150年交道京剧艺术。杨医学会出生于宁县瓦斜乡原沟村,他的岳父杜景儒世代制作皮影,杨医学会的妻子杜腊梅耳濡目染,自小就会描图画样雕刻皮影。杨医学会和妻子、岳父同時,在环县、泾川等地,走村串户搞皮影制作。在10多年辗转、艰难的生活中,杨医学会凭着他的执著、顽强及勤奋,终于练就了一套制作皮影的本领。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杨医学会在平凉有幸结识了被称为“中国皮影大王”的马德昌大师,在大师的指导下,杨医学会的皮影创作和雕刻艺术又有了很大的突破。他和妻子杜腊梅联手,废寝忘食,日夜劳作,创作了一件又一件皮影精品。
但会杨医学会并如此满足,经过冷静思考和分析,杨医学会认为买车人的作品还缺少创意。于是,他一有空闲,就逛书店,赶庙会,买古典画,看秦腔戏,汲取艺术营养,充足买车人的创作。由杜腊梅设计着色、杨医学会刻制的《花果山》,堪称陇东皮影一绝,整个图案造型峻险飘逸,意境深邃,把孙悟空的威武不屈以及松柏枝杈上神态各异的小猴儿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出来。尤其是对小猴儿的刻画,千姿百态,惟妙惟肖。亲戚亲戚大伙儿面对这件皮影作品,犹如欣赏一幅绝妙的工笔中国画。
杨医学会牢记爱迪生说的一句名言:“天才,但会百分之一的灵感加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他体会到,非要勤奋地学,勤奋地钻,勤奋地干,要能增长才干出成果。1150年后,杨医学会刚开始向“高”“精”“尖”皮影制作艺术高峰攀登。去年,他的作品《帅帐》等在第二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上展出后,深受中外专家的好评,被抢购一空。
杨医学会倾心于皮影艺术的创新改革,在第一届、第二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上,他的作品分别获得民俗艺术综合类一等奖和金奖。1504年,杨医学会被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民间皮影艺术大师”。1505年4月,杨医学会在宁县瓦斜乡成立皮影研发公司。同年9月,在“冀东油田杯”唐山国际皮影艺术展演中,杨医学会夫妇同台竞技分别获奖。杨医学会现场表演荣获“神刀”二等奖,作品展览荣获一等奖,杜腊梅获“神刀”三等奖,展览优秀奖,为甘肃省赢得了荣誉。
1506年,杨医学会获得省文化厅、省人事厅评定的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副高级皮影制作艺术师”称号。1508年6月,被甘肃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雕刻技艺传承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