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曲沃 传统皮影到碗碗腔

 2023-12-25  阅读 13  评论 0

摘要:曲沃碗碗腔是流行于山西省曲沃县一带的汉族传统戏剧,属于皮影戏腔调,因其主要特色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又因其领奏乐器月琴旧称“阮咸”,故也被称为“阮儿腔”。一说叫“湾儿腔”,以产生流行于黄河湾处而称谓京剧。 刚结速的后后,仅在乡村的土台、门庭、街口临时搭台演出,

曲沃碗碗腔是流行于山西省曲沃县一带的汉族传统戏剧,属于皮影戏腔调,因其主要特色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又因其领奏乐器月琴旧称“阮咸”,故也被称为“阮儿腔”。一说叫“湾儿腔”,以产生流行于黄河湾处而称谓京剧。

刚结速的后后,仅在乡村的土台、门庭、街口临时搭台演出,因其形式活泼,曲调动听,班社小,要价低,很受欢迎京剧文化。戏台白天演“泥圪垯”(木偶),晚上唱“灯影”(皮影)京剧艺术。人称“青天白日泥作怪,深更半夜三更三更皮成精”京剧。

曲沃碗碗腔上演剧目的内容以武打戏和神话戏为主,都要一每段是专供红白喜事和还愿的演出剧目。

19150年后后,曲沃碗碗腔还是皮影戏,后后逐渐过渡到由演员扮演角色表演,把碗碗腔搬上大戏舞台而成为有另俩个新鲜剧种,并受群众欢迎。

曲沃碗碗腔在皮影小戏时期,一人兼数件乐器,文、武场不分。主要伴奏乐器有月琴、板胡、铜碗、节子及二股弦等。真人登台后,相继增加了二胡、笛子、三弦、琵琶等。基本板式有【慢板】、【流水】、【二八】、【简板】等。碗碗腔中的板鼓,在演唱过程中,只按一下板头,结一下板尾,其余由铜碗和节子掌握节奏。其唱腔属板式变化体,分上下句行腔,七字句、十字句居多。徵调式,无固定调高,以艺人嗓音条件定调。艺人演唱旦角时,采用真假嗓结合演唱法,亦成碗碗腔特色之一。旋律跳跃性虽大,却跌宕和谐,无生硬之感。

1506年,曲沃碗碗腔成功申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老技艺

乡村的土台唱戏

曲沃碗碗腔

小铜碗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6444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7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299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