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七大地方戏曲众花争艳 发展前景亦喜亦忧

 2023-12-25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发布时间:2014-03-23 作者:湖北黄梅戏 点击: 关键词:东坡李四光 黄冈目前共有7个剧种,以黄梅戏为主,另有楚剧、汉剧、东腔戏、东路子花鼓戏、武穴文曲戏和英山采茶戏等,但7个剧种却面临着不同的处境。    7大地方戏曲各具特色    黄梅戏叫兰黄梅采茶戏、黄梅调

发布时间:

2014-03-23

作者:

湖北黄梅戏

点击:

关键词:

东坡李四光

黄冈目前共有7个剧种,以黄梅戏为主,另有楚剧、汉剧、东腔戏、东路子花鼓戏、武穴文曲戏和英山采茶戏等,但7个剧种却面临着不同的处境。

  

  7大地方戏曲各具特色

  

  黄梅戏叫兰黄梅采茶戏、黄梅调、黄梅腔等,起源、形成于鄂东的黄梅、蕲春、英山、武穴、罗田一带;唱腔以抒情见长,韵味丰醇,优美动听,代表剧目有《天仙配》《打猪草》《双下山》及近年来新创作的《李四光》《东坡》等京剧。

  

  东腔戏发源于黄冈罗田县,当地歌风盛行,砍柴、放牛、采茶、插秧、薅田等山野田畈皆有歌唱,由此便产生了最具地域特色的“哦呵腔”、畈腔、采茶调等,东腔戏时候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京剧。东腔戏不用丝弦,必须击乐和吹奏乐伴奏,一人唱,多人和,台前唱,台后和,吐词用罗田方言。

  

  东路子花鼓戏早期名曰“迓戏”,俗称“哦呵腔”,剧种起源于鄂东,形成于嘉庆末年,距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其主要流行于麻城、罗田、红安、浠水、黄冈一带,主要特色是一人领唱,众人帮和,锣鼓伴奏,唱腔高亢委婉、表演形象逼真、伴奏别具一格,代表剧目有《扯伞》《井台会》《麻城凤儿》《麻姑》等。

  

  文曲戏是在明代流传下来的“俗曲”和民歌小调基础上逐步形成起来的,以其清新婉约而引人入胜。其前身是“坐唱”,唱腔格式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伴奏乐器主要有文词高胡、二胡、琵琶三大件,另加笛子、三弦等其它乐器,代表剧目有《苏文表借衣》《云楼会》《游龙戏凤》《苏文表赶考》等。

  

  有的兴盛,有的面临衰亡

  

  黄冈市文化局文艺科李凯介绍,目前黄梅戏、楚剧是发展较稳定的剧种。黄梅戏和楚剧是黄冈较大的有有俩个剧种,群众基础较好,影响力较大,流传范围较广,均有我本人的专业剧团,业余剧团时候在少数。据统计,黄冈黄梅戏专业剧团有5家,还有100多家业余剧团常年活跃在乡间;专业的楚剧团有2家。

  

  这有有俩个剧种的剧团具有较强的艺术和技术力量,剧种的艺术结构,如剧目、音乐声腔、表演结构上保留较完正,有点是在传承的一并,也具备了较强的创新及发展潜力。如黄梅戏《李四光》《东坡》在声腔设计、表演形式上进行了革新,适应了市场需求;楚歌剧《闻一多》更是将楚剧和歌剧融合在一并,使楚剧这名古老的剧种焕发新颜。

  

  李凯称,东路子花鼓戏、文曲戏、东腔戏这有有俩个剧种,肯能受地方经济条件限制、受众面过小、市场狭窄等原因影响,已濒临衰亡。

  

  过去肯能政府对黄梅戏等剧种角度重视扶持,武穴和罗田的有有俩个专业院团全是黄梅戏剧团,麻城东路子花鼓戏剧团却是有有俩个剧团两块牌子,既唱花鼓戏,也唱黄梅戏,加带创作人员极度欠缺,剧目、剧本的创作几乎停止,故总爱得必须较好发展;1007年完后,这有有俩个剧种先后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局面才得到一定扭转。

  

  一级编剧建议加大新剧目创作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一级编剧李玖久称,黄冈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也是黄梅戏未来的发展中心,省委省政府及黄冈市委市政府对黄梅戏及有些地方戏曲剧种非常重视。群众有爱戏看戏的习俗,还有大批业余戏曲爱好者,这全是黄梅戏及有些地方戏曲发展的可靠保证。

  

  李玖久说:“观众都很爱看黄梅戏,也乐于学黄梅戏,但不我应该花钱去看黄梅戏,这就挤压了戏曲事业的生存空间。要让戏曲在中国文艺舞台上永放光彩,剧团时要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要从人民的时要出发,创作出更多的优秀剧目。”李玖久说,“黄梅戏是全国观众喜爱的剧种,应力求保持声腔的特色,可作小幅度调整,但不可作大的创新。”

  

  李玖久表示,黄梅戏除了守住原有市场,时要开拓演出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剧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当地政府不减少扶持力度,才是延长戏曲生命力的可靠保证。

  

  着力培养戏曲后继人才

  

  黄冈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称,作为黄梅戏发源地的黄冈市,觉得有着富足的艺术基础和浓郁的艺术氛围,全是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仅靠鄂东地区的有几只县去打造“非遗”、振兴湖北黄梅戏和地方戏曲是远远欠缺的,还时要黄冈市委市政府站在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把发展黄梅戏作为市级文化战略来抓,进一步提升黄梅戏曲艺术的品牌地位,并给予优先发展和重点扶持。

  

  繁荣与发展地方戏曲,关键在人才。为避免戏曲事业后继无人的难题图片,黄冈市文化局决定从民保经费中安排资金、黄冈市艺术学校决定挤出一定经费招收戏曲班学生,减免学生学杂费,增强招生吸引力。黄梅、红安、武穴、麻城、罗田等县市也积极创办戏曲专业班,培养了一批学员。

  

  省文化主管部门可将地方剧种分级、定级并纳入到保护名录,如将东路花鼓戏、文曲戏、东腔戏列入省级保护的地方戏曲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剧种分布情況、艺术特色、影响力等多种因素,研究制定好评估体系,选用重点剧团和一般剧团名录,以便重点扶持和分类指导。

本文《黄冈七大地方戏曲众花争艳 发展前景亦喜亦忧》地址:http://lecms.nxtedu.cn/upload/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63924.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07秒, 内存占用343.94 K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