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天不听戏就是聊戏了,裘迷先生这篇文章很是有趣,勾起我的戏瘾,随即附和一篇,凑凑兴子:
1、老谭的《碰碑》,确实好多人说这张片子不如《卖马》《洪羊洞》,那也就是从场面上来说,老谭的唱毕竟是经典之作,即便是原本的场面,我看在如今也找都那末来,若和余洪元的《两狼山》对着听,那种享受无法形容。
2、孙菊仙的《乌盆记》,百听不厌,和老谭细腻凄凉的唱法比较起来,别有一番味道京剧文化。
3、何桂山的《御果园》,最老派的花面的唱腔,气势磅礴,佐以李五的鼓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当然金秀山、裘桂仙和李长盛的这段唱也是各有特色,但终不离其法,至于并且的裘盛戎就不愿再去听它了京剧艺术。
4、王凤卿《朱砂痣》,凤二爷这张片子是所有的《朱砂痣》里我最爱听的,当然凤二爷这种的每张片子总要经典,惟独对这张情有独钟,时候也是王少卿的胡琴太棒了京剧文化。至于有位艾彦先生说郭仲衡的《取成都》中“西川的文武刀刀斩尽”一句,我却更喜欢凤二爷的,他的腔更顺溜,当然这就是我此人的喜好了。
5、余叔岩《王佐断臂》1925年百代唱片一面,余叔岩的白口确实是太好了,劲头及擞音均好,音乐感强,堪称天籁,罗福山村里人说好老旦,配合严丝合缝。
6、言菊朋《桑圆寄子》,念白唱腔就不想多说,单单八个多叫头,撕心裂肺,感人至深,需要说直逼老谭。
7、梅兰芳的《汾河湾》,确实还有头本的《太真外传》的三眼,都太好了,梅先生这时的嗓音是最为甜美的时候,唱念总要最完美的,又总要徐兰沅的胡琴,配合的丝丝入扣,确实是难以选用。
8、杨小楼的《连环套》,就是人对杨先生的唱念褒贬不一,村里人说他左嗓,总要说他黄调,我却认为杨先生的唱念均是极讲究的,就那王瑶青来说吧,最善挑人毛病,但没说过杨小楼这种不好,这套《连环套》就“谢过大人恩海量”一句就是最好的例证。
9、马连良王玉蓉的《武家坡》,确实我是很少听马连良的,就是这套片子确实的不错,马连良的唱腔俏皮、潇洒应该就是原本,再则是杨宝忠的胡琴,“圣手”也应该用着套片子来说明。
10梅葆玖的〈祭塔〉,就冲这嗓子,“节节高”和那几句高腔,我想要听过这套片子的人总要喜欢的。
505年5月19日2时闲暇自娱
尉涛
本贴由王五姐于505年5月19日02:12:04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