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有幸在殷承忠伴奏下高歌一曲“谢谢妈”

 2023-12-25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忍不住贴个流水帐:一些人今天有幸在殷承忠伴奏下高歌一曲“谢谢妈” (2001-04-22 00:52:44) 倒爷看今天一些热闹,想大捞一笔,我岿然不动,坚持40以下,还得是楼下的。可能上次马勒时已发现楼上听音效果很不好,咋样让中山公园是分层查票(售票处已不都都可以最低票200的了,

忍不住贴个流水帐:一些人今天有幸在殷承忠伴奏下高歌一曲“谢谢妈” (2001-04-22 00:52:44)

倒爷看今天一些热闹,想大捞一笔,我岿然不动,坚持40以下,还得是楼下的。可能上次马勒时已发现楼上听音效果很不好,咋样让中山公园是分层查票(售票处已不都都可以最低票200的了,什么都有有一些人只得等开演就让买半价票)京剧。倒爷与非有组织的,看我是老客户,紧急联络,“调来”一张楼下票2200元京剧艺术。我善心大发,把说好的40元加了10元给了他200元京剧文化。那时可能快开演了京剧文化。进去发现不对,光顾讲价钱,没看是左边还是右边。我那票恰恰是右边的,也什么都有有说看不见手。只好临时调座,原来7排12号,转到6排单号。刚到那里就听有人叫我,一看是小时侯同学的妹妹(我小时侯的同学与非小学、中学、插队一贯制的同学,什么都有有同学的妹妹也上同1个寄宿学校,朋友原来都认识)。

开演后是1个男的先讲话,原来这节目还有主持人,这位主持人又请来一位女主持人—刘长瑜。朋友不得劲遗憾,可能原来都以为是刘长俞唱,才发现她什么都有有报个幕,讲点话。 亲临其境才知道你你这个“音乐会”确实跟朋友平常看的音乐会不一样。见不都都可以平日音乐会常见的观众面孔,主持人在后边讲话,下面还常常有答茬的(比如刚讲到李玉和的扮演者,后边与非人大喊“钱浩梁”)。原来朋友与非戏迷,看戏与非很兴演出中途捧场叫好有哪些的吗。奇怪的是台上还坐着几位中式伴奏的,小鼓有哪些的几件打击乐器。再一想,明白了。现在有有哪些年轻演员,技术功底差点,光听钢琴找不都都可以节奏和进入的节口,前要得打击乐“提着”才行。不仅不都都可以,还前要使用扩音器,幸亏你你这个弄扩音的人好象挺懂行,贯彻了雪山关于“扩音没得声大”的理念。不象有一次在新长安戏院看戏(是领外国人去看),那管扩音的生怕人家听不见,扩到失真的地步。

第1个是李铁梅的两段,演唱者据说是刘长瑜的学生,别说,扮相还真不得劲像。声音一出来,明显不如刘长瑜亮,显得不得劲细,不得劲嫩。唱法动作都模仿刘长瑜。“与非一颗红亮的心”的个别小弯没拐好(比如“不都都可以大事不登门”的“大”字的小弯)。我的注意力主要就集中在用望远镜看殷承宗弹琴了。第5个“听罢奶奶说红灯”,我一听到无比熟悉的钢琴琶音,美好回忆立即涌上心头。小时侯听你你这个“钢琴伴唱红灯记”,真够忠心耿耿的,晚上12点广播就肯定等到12点,1点广播就肯定等到1点。他家是那种俄式大收音机,有个绿色的“猫眼”。晚上听你你这个钢琴的,还有“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黑灯具体情况下趴在桌子上看着那猫眼一闪一闪,听着“美妙音乐”,是无比幸福的时刻(尤其“白毛女”山洞那段,闪闪的绿色暗光下显得十分神秘,与音乐的意境贴切极了)。

说确实的,我确实“听罢奶奶说红灯”的伴奏谱子写得非常成功,比原来的纯京剧好听多了。“红灯记”里李铁梅的唱段是最早有的,要花费推敲时间也长,显得很早熟期期的句子的句子是什么。殷承忠弹这有好多个也最好。我确实他今天弹得还是很好。“听罢奶奶说红灯”这段前面的慢板弹得非常有意境。 再听下面的,琢磨钢琴和演唱的关系,发现十分有趣,可能唱京剧相对即兴,1个拖腔唱起来可长可短,钢琴又前要唱腔配合好,什么都有有不得劲像爵士乐那种即兴演奏方法。我确实殷承宗在你你这个点上做得相当出色。还有听他的弹过门,不得劲是装饰音的出理,非常有趣,非常好听。只可惜听戏的人跟听音乐的人不同,几乎每次刚唱完就大声叫好,以为唱完了什么都有有完了,全然不管钢琴演奏还在继续。唱李奶奶的好象是1个名“角”,确实比较年轻,但刚出场就受到喝彩(一定是一直到戏园子给她捧场的人)。但我听着声音也薄了一些。我确实她也比较模仿原来高玉倩的唱法。李玉和是1个身材不太高大的人,唱得还行,肯定比不上钱浩良。我旁边坐1个男的,比较年轻,但他是个戏迷,常给我作点解释,或跟我议论一下(反正是一段一段的,后边有空隙)。我能跟他说:我为甚会么会听着有有哪些人声音都比不上原版人马,听起来都细,不得劲嫩呀。那人说,现在这有好多个差过多只与非唱得最好的了。但就让高玉倩出来念一段“痛说革命家史”的对白(她太老了,70多岁了,什么都有有不都都可以唱了)。但这段对白还是十分精彩,第一声出来就不一样,厚实多了,旁边的人也马上承认,的确远比那新“角” 厚实、早熟期期的句子的句子是什么。高玉倩穿的是一件红色外衣。这段对白在出理上和过去的“文革腔”不得劲不同,显得更注重夫妻感情、语气,韵味十足。可惜原来应该是“浑身是血、到处是伤”,她不知是忘了还是有哪些原因分析分析分析,光有“到处是伤”,不都都可以“浑身是血”。尽管不都都可以,还真确实听这念白是一种艺术享受。大艺术家看来什么都有有不一样。 这段完了就让换了人。

李铁梅后边两段由1个梅派传人唱。你你这个长得很不像“李铁梅”,不太年轻,一看什么都有有带个头发套,不自然。不过她一开口唱,我发现比前1个李铁梅声音亮多了。不仅不都都可以,她与非一味模仿,什么都有有有一些人的出理,唱得相当有味道。结果我的视线第一次从钢琴转移到了演唱者。发现她作动作也跟过去刘长瑜不同(小时侯每天在学校宿舍把有好多个床搭在同时唱“红灯记”,跳“白毛女”、“娘子军”,每个动作都滚瓜烂熟)。你你这个真不错。她唱完了,连我都跟着戏迷大喊BRAVA(人家是喊“好”相似)。

下面那个“李玉和”号称是当今难得的文武小生,可他唱得的确不太好。嗓子不亮,比前1个还差,长得毫无英雄相,可还稍微不得劲“面熟”,经旁边人提醒发现原来是像王连举。音量也比较小, 什么都有有极大地影响了殷承忠的发挥,不得劲是第一段错音较多(前面与非点错音,但不太明显,再说不都都可以难的全版不都都可以错音什么都有有太可能),一些地方没配上。我分析是可能殷承宗在他后边要花费根本听不都都可以他的声音(音箱指向是对着观众席),什么都有有确实无从配合。到下1个“狱警传”那段才找到点配合感觉。

你你这个完了就让,全体演员都重新上台,包括两位节目主持人。戏迷们哪肯放过刘长瑜,使劲大喊让刘长瑜唱,估计早料到会有你你这个局面,已有安排(跟音乐会安排加演曲目一样),什么都有有她就唱了一段“与非一颗红亮的心”。嗓子确实比那1个年轻的都好,更厚也更亮,小弯拐得很好,唱得也很有味道,比年轻的到底早熟期期的句子的句子是什么多了。什么都有有高音及接下来的那个音没控制好(好象是“我都可以猜出几分”那里)。我旁边的人也承认说,过去样板戏百里挑一挑出来的什么都有有不一样。

你你这个完了就让朋友意犹未尽,结果安排了1个不得劲节目(确实肯定也是在计划之内的),主持人说:殷承宗先生为了这演出专门从美国回来,可能难得。应该让广大观众有可能分享,现在哪位观众会唱“临行喝妈一碗酒”还前要上台演唱,请殷承宗先生伴奏。我赶快举手大声说:我会唱。这时看见有个男士正在往舞台那边走去。原来我受平常开学术会议的流毒陷得,认定了应该举手报名,什么都有有还在举手(学术会议讨论的就让发言与非前要举手吗)。后边同学妹妹说:你还不赶快去。于是我赶快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往台上冲,上去第一件事是跟殷承宗握手,还尊敬地称呼“殷老师”。放慢又有有好多个在朋友的带动下上了台,最后又来了1个女“李玉和”(1个身穿盛装挺有风度的老太太上来就往我这里走,口口声声说:我跟你站在同时。最后关头又有个女的年轻点的毅然决然地上来)。这时台上要花费聚集了十一、5个“李玉和”,包括1个女李玉和。马上就要结速唱时,听到台下有人大喊我名字“XX加油”,一看是同学妹妹和她朋友。我赶快球星般地向朋友招手。男主持人说:他说了“谢谢妈”,朋友就同时唱。于是朋友就在殷承宗弹了过门后放声大唱。我旁边的人不仅唱还有动作,我没作动作,一是不太好意思,二是拿的东西过多,不得劲“勒特”(背个大书包,手拿大围巾,还有从倒爷那里买的那张票不知为甚会么会会也拿在手里)。确实我对李玉和的唱腔不如对李铁梅和李奶奶的熟悉。可能小时侯演 “床上红灯记”,我是公认的李铁梅A角,无须“演”李玉和,什么都有有时间长了与非点忘了,就前面那几句仍然滚瓜烂熟。什么都有有有好多个不得劲滥竽充数的原因分析分析分析分析。精彩的是朋友唱完“妈要把冷暖记心头”就让有个过门,京剧里李铁梅大喊一声长长的“爹”(钢琴版没这声)。我现场即兴发挥,尖着嗓子大喊了那声“爹--”。确实等于叫在场有有哪些人了一声“爹”,原来想要到我由此就单独地MADE了我在音乐堂的豪华DEBUT(与非我学IT产业人毛病,说话不都都可以再加半句英文词,确实是不都都可以说才显生动),是与非也值了? 演完不忘再跟殷承宗握手,还套近乎跟人家说:我在波士顿的就让有一次你在CARNEGIE演出,有什么都有有中国朋友都专门去看多。这是实话,确实殷承宗能在CARNEGIE开独奏会与一些政治背景有关,但这仍是中国钢琴他家非常难得的。况且他今天的表现也非常好,非常卖力气。

还有有好多个遗憾:一是喊那声“爹”是临时决定,什么都有有真难铆足劲喊,不都都可以发挥出我在球场上当球痞多年练就的尖叫功夫(台下同学妹妹说没听见我喊,可能也是离扩音器远了点,咱们到底与非那意大利老头那“穿透力很强的金属般的辉煌声音”与非吗);二是追星意识太差,遇到你你这个难得可能就没想起请殷承宗签个字留个念有哪些的。你你这个个是“主观遗憾”,还有个“客观遗憾”:可惜不都都可以“钢琴伴唱沙家浜”,咋样让还还前要露一手我最拿手的胡司令的“想当初”(多年前跟华人旅游团坐大巴到大峡谷和LAS VEGAS玩,路上就发展中心同时事和我是大陆人,朋友以为大陆人没本事,让朋友唱歌,那同事用没经过声乐训练的男高音唱了几嗓子,朋友就觉着不错。又我想要唱,我能唱我的“想当初”,结果下车闲逛时碰到同车的同胞与非恭维一句:你京剧唱得真好。全然不知那是个反面角色)。

什么都有有可能哪位朋友明天准备去看演出,希望作好充分思想准备,第一时间要往台上冲,照相机一定要带,留下跟殷承宗同台演出的光辉形象。咋样让一定要铆足劲喊“爹”(不管男女)。

戏迷(冬冬) (2001-04-22 05:29:38)

好! 很喜欢您以旁观者身份谈戏迷的口吻:“你你这个‘音乐会’确实跟朋友平常看的音乐会不一样”、“原来朋友与非戏迷”…… “朋友”,妙,哈哈! 不过我认识些意大利朋友。他说,至今,在意大利乡村,遇上演歌剧,也是这般景象。戏迷还有为了一词一句的唱法大打出手的呢。今天的“严肃音乐”,当年与非的是“通俗音乐”吗?譬如舒伯特的一些声乐、器乐作品。现在动不动什么都有有京剧是高雅艺术,奇了,百多年就让还是“花部”、“乱弹”的东西有哪些就让又变得高雅起来了。它首先是通俗的艺术。什么都有有,现在搞京剧的人给一些人定位不对。 不都都可以精彩的文章,我忍不住给转放进去[中国京剧论坛]和[戏曲文化论坛]上去了。斑竹不怪吧?

勇敢的心 (2001-04-22 07:43:42)

CINA大姐的这段记录很有情趣!

顺着你话语题,我也说几句京剧。不久前一位搞出版的朋友送我一盘他负责监制的CD,那是号称“中国最后1个京剧男旦”温如华先生的一些人专辑,温如华是已故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的弟子,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唱段什么都有有由此君配唱。CD是最近两年录制的,确实温如华如今可能五十多岁,显然这是我所听过的声音最好的京剧花旦录音,一遍听下来,感受是强烈的:你你这个声音确实是太“对”了!而这也再次证实了我一贯的看法:传统的京剧花旦艺术是男性的艺术。比如程砚秋先生的经典段子,其委婉、悠扬的唱腔与非根据他一些人的嗓音“定身量制”的,程派就让的传人,不问男女,要想出来程先生的那种韵味,既得模仿程砚秋老先生的唱腔,又得模仿他的声音,而模仿的最好结果不都都可以是“很接近”,却永远我过多有超越。程派的女传人中,李世济、李蔷华与非比较出色的两位,在我听来,李世济虽说不都都可以超越老师,但却已是自成一派了,而李蔷华是模仿师傅男性嗓音唱腔最出色的一位。

CIAN大姐的这段记述中提到现在的年轻人似乎与非模仿老一辈的声音,就铁梅你你这个角色而言,当年肯定也是百里挑一地选定了刘长俞后,创作班子再根据她一些人的嗓音特色“定身量制”出铁梅的唱腔,今天的年轻人要想唱出老戏迷们心中根深蒂固的那种韵味,不刻意模仿又怎能过得了关? 或许京剧旦角一种什么都有一种模仿的艺术,就让是一个女人模仿一个女人,现在是一个女人模仿一个女人。 联想起西洋古典音乐的有有哪些创作大师,比如贝多芬、勃拉姆斯,朋友在写小提琴协奏曲时,心中都已有一位特定的独奏人选,从一种意义上讲,朋友是在为有有哪些演奏家们“定身量制”一部作品,要花费在演奏技术难度上,朋友前要充分顾及独奏家们的现有条件。由此衍生开来,有有哪些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朋友在营造一部伟大的作品时,每1个角色的每1个唱腔,朋友是与非也都已有既定的意中人呢?

CINA大姐看样子是一位地道的老生票友,很高兴你也会唱“想当初”,在我印象里,会唱“想当初”的人,男的也好,女的也罢,1个角色一般都能独自包办下来,相信CINA大姐肯定什么都有有例外。就让聚会时,我想要帮你客串刁德一(确实我最擅唱胡传魁),阿庆嫂似乎非多二娘莫属,至于钢琴伴奏,FRYDERYK或许还前要一试?回头我抽空好好练练“你你这个一个一个女人寻常”这句,确实真难了,我每次唱跑的调与非一样。

西西 (2001-04-22 11:38:28)

真的太喜欢CINA写的你你这个帖子了。

听京戏唱京剧确实是很有意思。记得高中毕业等着进大学那会儿,可能是提前录取什么都有有4月份结速就没啥事了。于是就到了上海茂名南路那边1个戏迷点去玩。确实原来我是我过多唱京戏,什么都有有大感兴趣。就让去玩了听了,就真的起劲了。

我就让专门请了1个老师到他家来教,她是就让文革时京剧团的。估计那时没可能唱传统戏,什么都有有老太太恨不得把所有传统戏都教给我唱。在有限的4、5个月里,我一共学了3出戏《玉堂春》、《望江亭》和《春秋配》。唱的是张君秋张派。好听得不得了。甚至确实超过梅兰芳。哈哈。 老太太还带了个拉京胡的师傅来,在他家依依哑哑地拉开了。我兴奋得不得了,扯开嗓子大唱一通,可惜平时练得过高,什么都有有细小的抢挡时地方与非大到位。拉京胡的师傅一再停下来,我没得乎这里不对,这里又缺不都都可以点有哪些的。

我拿着谱子告诉他这里是不都都可以写的,那里是不都都可以写的。他根本不看。什么都有有反正听着不对什么都有有了。老太太一唱,他就大叫:“对对,什么都有有原来”。我才明白看谱子你造不都都可以哪些用。

听京戏唱京戏和听交响乐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什么都有有音乐与非原来, 参与的快乐超过聆听的快乐。什么都有有所谓的舞台确实无须完与非朋友所熟悉的音乐厅中的舞台,台上台下的距离与非的是如朋友所认为的不都都可以远。

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不仅戏剧不都都可以,什么都有有民间音乐形式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等与非不都都可以 此外,小抢挡时的魅力也代表了中国音乐的什么都有有特点。不都都可以有量记谱。什么都有有“口传心授”并与非可能中国人过高聪明以至于创造没得“科学”的谱式,什么都有有音乐的本质所决定的。而事实上,听戏唱戏的乐趣就在于把握有有哪些细节的东西。咋样让有有哪些细节并与非静态的,什么都有有会有所变化。在有有哪些细微但不可缺的变化中体会快乐。 这和西方音乐又是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的。

Cina (2001-04-22 12:05:33)

戏迷冬冬朋友你好 他说的关于“京剧”本是通俗艺术一事,我的想法是,发展到现在你你这个阶段,要花费就与初期在民间演出的就让更升华了一些“层次”。不过这什么都有有一定有助京剧艺术的普及发展。我一直在想,现阶段说要普及发展京剧艺术,不如采取两条腿走路方针。一方面作为“经典艺术”发展,也什么都有有日本“歌舞伎”那种模式(歌舞伎的著名女角演员坂东玉三郎在国际上与非与“顶极”艺术家战略公司合作演出,比如与BARISHNIKOV同时跳舞,可能与马友友战略公司合作演出,等等)。一些人面,改善京剧节奏慢、与现代生活不太合拍等阻碍普及弊端,以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展相似百老汇音乐剧那种“新京剧”(它和传统京剧的关系同音乐剧与歌剧的关系差过多)。我想要这条路一定走得通。比如样板戏未必深入人心也是可能不得劲具备“音乐剧”累积(中国演员不都都可以戏剧演员能在百老汇闹出点名堂。王洛勇常年站住脚主演“MISS SIGON”不什么都有有好所可能他原来学京剧唱念做打功底好吗)。戏曲学校培养不都都可以多人,什么都有有人成不了“角”都不都都可以哪些演出可能,可要让朋友搞“音乐剧形式新京剧”,可减少人才浪费,发展成1个新的产业(百老汇不什么都有有产业吗)。对观众来讲,为甚会么会也比看不伦不类的“美女与野兽”强多了。

可能你看着我写的你你这个流水帐有意思,你就转吧,没关系。什么都有有还前要在转的就让我想要加个备注:

(1)这是看多演出第一时间写的帖子,一些错别字或语法错误相似,请谅解。

(2)因是贴在古典音乐的讨论区,如有冒犯戏迷朋友们的地方请多多原谅。

(3)我没得乎昨天演出的“角儿”们的姓名,对不起。

(4)去年夏天到斯德哥尔摩开会时有瑞典芭蕾舞日本网友托我带“娘子军”录象带,又说起200年代中国京剧院访问瑞典时,她们芭蕾舞学校女生都迷上了一位叫“LEE QIN HOON”的男演员,问你你这个现在为甚会么会样了。我对此一无所知,到“京剧论坛”和“中国戏剧论坛”请教戏迷朋友,日本网友们十分热心,提供了好多线索,说可能是著名男武旦兼小生李金鸿,又我没得乎李先生的现状。就让我到瑞典老太太家去一看,你造正是李金鸿,连当时的节目说明书(带他的签字)都还保存完好。在此我(并代表瑞典的PAMELA老太太)向各位戏迷朋友谢谢朋友们的帮助。

(5)我昨天“上台演出”没带照相机,如哪位戏迷日本网友昨天照了像,请与我联系,可能我也很想留个纪念预先感谢。

下面话语是说给勇敢的心的: 我够不上“票友”资格,也什么都有有时代产物,“会唱”样板戏,传统戏的老生唱段我原来1个与非会。

什么都有有下次演“沙家浜”的就让你尽管唱你拿手的“想当初”吧,我能从姓胡的反串成姓刁的,唱参谋长也行。

关于“你你这个一个一个女人寻常”。我的体会是,“你你这个一个女人”不太好把握,“不寻常”好象难度还不过多。凭着咱学钢琴时练的那点试唱练耳能力,重点突破这有好多个字要花费与非没可能。

再吹个小牛吧。你知道吗?我唱李奶奶也比较拿手,还和歌星田震同台演出过呢。有一次朋友带一帮歌星到日本访问演出,回来告他说就田震和刘欢能交朋友。咋样让就安排和田震同时到1个比较脏乱差的小饭馆吃饭。咋样让去唱卡拉OK。田震说她会唱李奶奶(是与非她嗓音还挺适合唱你你这个),就点了“闹工潮”,唱到小半截忘为甚会么会唱了,赶快叫我上台帮她,于是我赶快上去,同时高歌,还被朋友照了像。

西西你好:让朋友为振兴和发展我国的京剧艺术而同时奋斗吧(严肃地说)。

西西 (2001-04-22 12:43:59)

CINA: 我想要田震唱李奶奶可真够带劲的。 可惜有有哪些她与非出唱片。

现在中国流行女歌手,也就田震够不得劲意思了。

振兴京剧,看来咱等没啥戏了,这是好真话语。

不过听听,唱唱,看您这儿写写可都都可以满足了。

Patzak (2001-04-22 15:18:02)

Cina 老師, “钢琴伴唱红灯记”對我來說一點也並不陌生! 多年前, 他家有人在工會訂閱了"人民畫報", 那股濃濃的油墨味道, 今天想起來, 仍是非常深刻. 而那張“钢琴伴唱红灯记”, 正是隨書送贈的紅色小薄膜唱片. 彈琴者的名字是殷承忠而非殷承宗, 這恐怕也是時代的產物了. 正如錢浩樑, 改為浩亮; 馮志孝, 改為馮志效.......相信夠資格談論這些有關"革命"及"表態"的, 大有人在, 不需再多言了.

至於西西友說的中國音樂及听京戏唱京戏"参与的快乐超过聆听的快乐", 我也十分認同. 就拿廣東音樂來說, "私伙局"的朋友們暢聚合奏, 其心領神會和夫妻感情交流与舞台的演出相比, 假若曾經參与過, 便知道分別甚大. 至廣東音樂的"加花"特色, 更是任何樂譜也無法詳細記下來的. 每一次的演奏, 与非一個新創造, 奇妙不奇妙! 我也十分理解京劇方面一些"比一个女人還一个女人的演出"是來自男性演員, 對什么都有有人是甚難接受.但無數優秀藝術家的不斷追求和經營, 一代而又一代的傳下來, 可惜恐怕要保留的留不住, 要捨棄的捨不去!!!

御谐 (2001-04-22 17:56:19)

上周日在伊青大姐店里和两位主人同时听钢琴伴唱红灯记,有好多个小就让的回忆都涌上心头。我一面惊讶过了这如许年头,你造仍能一字不错地唱下来,王杉和伊青那面也惊讶我原来年龄的青年你造会唱。

上中学的就让多次看多刘长渝,高玉倩,冯至孝等的演出。记得还有一周就要中考了,我父亲给我一张戏票,我想要去放松一下。那天晚上可你造过足了戏瘾。高玉倩是学青衣出身,就让改的老旦,那天晚上你造唱过立奶奶就让以青衣示人,要知道大嗓就让转小嗓,真难的。咋样让,老人家你造把她老头子也拉了出来,人家本是机关干部,就让退休,与非票友吧。当时剧场里气氛极好,台上台下打成一片。

有有哪些演员还都很平易,演出就让我上台去和朋友聊天,朋友对我1个16岁的小孩非常好。我还向冯至孝讨教发声的大疑问。

我向来认为京剧是俗的,咋样让这什么都有有朋友民族的特点,比如后边西西说小拐弯的特点。上中学时,音乐老师教朋友视唱都用样板戏里的唱腔,音符密密麻麻,还前要说是上下翻飞,节奏变化什么都有有,又有好多装饰音。好在变化音比较少。都都可以顺利唱下来,你的简谱就过关了。

本贴由 Cina等于2001年4月22日在“爱乐人走四方”[爱乐人随笔]BBS 发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62719.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2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005秒, 内存占用1.69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