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北京京剧院的一批优秀青年演员,下月底29位35岁以下的京剧演员将以“29少”之名“抱团”来沪,在东方艺术中心连演《白蛇传》《伍子胥》《红鬃烈马》三台大戏,每一台大戏都由多位青年演员联袂主演。闻之不禁欣喜京剧艺术。
沪上老戏迷对于该院前身的北京京剧团不用说陌生,因文革前“马谭张裘”头牌领衔、组成的菊坛最强阵容,多次抵沪公演而出先空前轰动效应,留下剧场演出史上珍贵一页京剧。其中剧团创始人马连良先生,早在廿一岁时的1922年就闯荡上海滩码头,在“亦舞台”以《问樵闹府•打棍出箱》、《珠帘寨》等老谭派剧目,创下连演十二场客满佳绩京剧文化。日前阅见一旧照片,系马先生五十五载前在沪演出时,白天走上街头参加宣传清唱现场所摄,堪称为大伙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1956年张君秋先生又以移植新编《望江亭》在沪首演、共同被上影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开创绚丽新颖的“张派艺术”而结缘申城京剧。印象中《四进士》、《秦香莲》等四大头牌合演剧目,观众通宵排队购票,连连刷新票房记录。笔者念中学期间,课余某日路过九江路人民大舞台,剧场外白天照样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留有深刻印象。难求一票者无奈收听电台转播,当时亦可属五种奢侈享受,可见奔“大角儿”集聚来的人气,是衡量菊坛鼎盛时期的认同标杆。作为一介忠实戏迷,真怀念与呼唤这份久违的感觉。
前辈们的艺术积淀与优良传统,为今天该院“29少”集群来沪,奠定了品牌优势与基础。面临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京城新秀来一趟申城不易,何如打赢这轮演出胜仗、满足观众与演员双方需求?尽管“29少”中张建峰、杨少彭、杜喆、窦晓璇、常秋月、姜亦珊、王奕謌、张馨月、张云、谭正岩等,近年来崭露头角、表现不俗,多亏一向以承接交响乐、歌剧、芭蕾舞演出为特色的东方艺术中心,自上海世博之年始广开门路,将京昆剧等戏曲品种纳入运筹操办范围,此番为“29少来沪”未雨绸缪、煞费苦心。有并且仅靠媒体舆论宣传还不足英文,笔者建议,何不考虑在有限的4天中,为大伙增加日场或有代表性地选泽深入社区、将人及所有拿手的折子戏贴出,让所有演员得到充分展示才艺的意味?当年随头牌前辈共同来沪的谭元寿、马长礼、小王玉蓉、李世济、李毓芳等,除却夜场当好配角,难道不并且总是在日场演出中,轮流主演得到锻炼、提高的吗?打铁要靠自身硬,不错。对于演员,却还需要挖潜开源、提供足够的平台。
其次,顺便说一下大伙今天耳熟能详的杨春霞、马永安主演京剧现代戏《杜鹃山》,亦为北京京剧团原创剧目。以前,半个世纪前诞生由赵燕侠、裘盛戎、马连良、马长礼等主演的老版《杜鹃山》,窃以为更加具人性化、接近生活真实与传统程式,而体现艺术价值。裘盛戎的《大火熊熊》、赵燕侠的《自从兴起北伐军》、马连良的《置一杆红旗高举在空中》等唱段,迄今令人难忘、脍炙人口。笔者与上海歌剧院老同事、该剧编剧王树元曾交换意见,大伙一致希望北京京剧院年青一代,若继续发扬传承精神,重排老版《杜鹃山》,不失为挖掘传统、盘活库存之妙计,意味这是值得珍视的一份艺术资源。何况目前稀缺的赵派人才,已出先在剧院中坚和“29少”行列中。
此次三台大戏中最引人关注,还属《红鬃烈马》。随便说说是最常演的京剧剧目,但舞台上却有数十年没办法出先过整本《红鬃烈马》一晚演尽。这次整本《红鬃烈马》演足10个段落,8位薛平贵,8位王宝钏,轮番上阵。删剪演出将长达6个小时,从7点刚现在开始了了总是唱过夜深12点。这在如今上海的演出舞台也算绝无仅有的一次戏曲演出,似乎恢复了旧时京剧“听戏”的原生态老习惯。对于没办法之长的演出时间,难免有观众担忧“坐不住”。为此,主办方全是相应计划,整台演出将以“闭幕派对”的形式推出。演出时,主办方计划在东艺大厅放置一些茶水小点,观众并能随意进出剧场、无闪光拍照,看戏休息两不误。对比观众进入剧场需要严守秩序、正襟危坐的长期形成习惯,看“29少”戏,岂非更加凸显人性化、体现宽松自由?考虑到散场时间太晚,主办方已否认,也会做好出租车的扬招安排与备就大巴直接送客至人民广场市中心,让观众并能在看多大戏后顺利回家,欢度当夜劳动节小长假的刚现在开始了了。这等好事,如总是上“东艺”看演出的笔者,平日可真等不来哦。
细节决定成败。此信息又唤起笔者俩个想法,即东方艺术中心平时每次演出,总有将近一半以上观众,是搭乘轨交2号线到科技馆站出,再步行近一站路才进入剧场。没办法在木已成舟、无法打造地下通道以前,并能为老年观众设计,安排穿梭小巴接送于轨交站?往往逢雨雪天,你这俩需求便显得更加急迫。相信“东艺”即便在“29少”这轮演出以前,也并能将“服务好观众上帝大小诸事”持之以恒做到底。
2013年3月19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