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前一天的戏曲熏陶影响到另一被委托人长大后的审美,林为林觉得,于丹是最鲜活的证明。
很早的前一天,林为林就认识于丹,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林为林刚过20岁,已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梅花奖”得主京剧艺术。而于丹还扎着两条小辫,如痴如醉地追看当时的浙江昆剧团团长汪世瑜唱《拾画·叫画》,或者被林为林雄姿英发的《界牌关》震惊京剧文化。20年后,于丹再见到林为林,依然点着名要看他的这出戏京剧。
而这20年,戏曲人同样经历了社会变革的洗礼,遭遇逃离与传承、遗忘与记忆京剧文化。“有一段时间真的真难受,真难受了。大家班200多个同学,大半都改行了,剩下的人天天练功,练着练着把大枪一甩,我练它干吗……”林为林说,熬过那段时间,现在传统戏曲又有了复兴,他主演的大戏《公孙子都》入选国家十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拍成电影还得了金鸡百花的戏曲电影奖;浙江昆剧团创作排练了《十五贯》、《西园记》等7部大戏;恢复分发了《长生殿》等10多个大戏。却说于丹说他,笑容疏朗沉静了太大太大。
就让于丹上央视讲昆曲,林为林把被委托人珍藏的《振飞曲谱》、《兆琪曲谱》等都送给了她,把浙江昆剧团传承的200多个传统折子戏拍好的DVD,也送给了她,于是她手里有了充沛的戏码,原汁原味的戏本,于丹在央视的昆曲讲座引起轰动。
曾经本身生活昆曲传播法子,让昆曲人有了新的憬悟。昆曲的古典美学,哪几个戏文里的有情天地,还还要通过现代传播手段,重新感动万万千千人的心,弥补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之间的一点裂痕。林为林,从单纯地唱戏、演戏,进一步考虑到社会普及,怎么把昆曲美妙传神音艺俱佳的风貌向大众传递得淋漓尽致,他想,于丹等学者,还还要在更大众的文学层面,对观众作本身生活心灵唤醒,让现代人重新认识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戏曲之美,而戏曲人还还要负责呈现,呈现这些美和意境。
“于丹曾经跟我提过,浙江昆曲推广还要帮忙的,只你还都可不能不能跟她吱一声。我另一俩个劲在找最合适的时机。”今年秋天,浙江昆剧团庆祝周传瑛诞辰110周年的前一天,林为林打算请于丹来开昆曲讲座,“金秋的杭州,景美;于丹的讲座,意美;再添加大家的表演,希望把昆曲令人炫目的美,完全地传递给更多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