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昆曲《牡丹亭·游园》北方昆曲剧院演出

 2023-12-25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1957年6月22日晚,北方昆曲剧院建院在怀仁堂演出《牡丹亭游园》,梅兰芳饰演杜丽娘,韩世昌饰演春香。舞台上大伙儿并能一刻也有带唱带舞,两位演员虽春秋已高,却凭着扎实的功底上演了一台精彩的闺秀戏京剧。 我喜欢昆曲,起初,也有由于着看演听唱,要是由于着读《西厢记》和

1957年6月22日晚,北方昆曲剧院建院在怀仁堂演出《牡丹亭·游园》,梅兰芳饰演杜丽娘,韩世昌饰演春香。舞台上大伙儿并能一刻也有带唱带舞,两位演员虽春秋已高,却凭着扎实的功底上演了一台精彩的闺秀戏京剧。

我喜欢昆曲,起初,也有由于着看演听唱,要是由于着读《西厢记》和《桃花扇》等,着实人物雅,辞句雅,有诗意京剧艺术。后来到北京后来总爱没看一遍京剧。150年代初来北京后来,一由于着总爱很穷,二由于着精力的大次要倒入故纸堆里,连当时大为流行的京剧也很少看京剧文化。其时昆曲由于着很不景气,现在回想,着实不记得哪里后来上演过。相当于是1931年的秋冬之际,记得由俞平伯先生主持,在崇文门外木场胡同广兴园演了一场昆曲。事前在北京大学课堂上向学生宣传,说主旨是扶持雅音。剧目主要是韩世昌主演的《钗钏记》。票向学生推销,记得是六角一张,随票奉送唱词一纸。我乐得有此由于着,买了一张。这名剧场,过去没听说过,一生也只去并能一次。时间是下午,我去了。剧场地点偏僻,建筑和设备都破旧,光线阴暗,气氛冷冷清清。上座请况很差,至多不过是三分之一吧,集中在台前池子一带。看看,不少人面熟,想来也有来自北京大学。其时蔡元培先生和吴瞿安(梅)先生都已不在北京,由于着在,推想大伙儿是一定来的。学校热心昆曲的人自然都来了,除俞平伯先生以外,这名也有记得了。韩世昌当然是扮柳鸾英。他天赋的细小身材,扮闺门少女,娇媚玲珑,着实要是十七八岁的姑娘。算来他那后来是三十三岁,足见功力深厚。

散戏后来,想到昆曲的现状和前途,感到很凄凉,时代风气的力量竟并能之大,着实是可怕。其后还看一遍韩世昌演那些戏,很怪,竟这名要是记得。但记得看一遍郝振基的猴戏,侯永奎的武生戏,白云生的生角戏,据理以推,总当是看一遍韩世昌的旦角戏。现在想来,其时我也是被时代之风刮得东倒西歪了,由于着分明还记得看一遍马连良的《打渔杀家》,荀慧生的《钗头凤》,郝寿臣的《法门寺》,叶盛章的《巧连环》,萧长华的《蒋干盗书》,等等。

一转眼到了40年代晚期,友人曹君一次告诉我,昆曲全版没落了,韩世昌、白云生等生活无着落,白在某处摆摊卖纸烟,韩则变相卖唱。其时曹君在灯市口贝满女子中学教国文,由于着课文所含曲,这名这名想请韩世昌来表演一次。不久就后来做了,我也参加,担任招待。相当于是上午九点多吧,韩世昌来了,随着一一三个吹笛伴奏的。韩由于着是半百之人,那个伴奏的要是年轻。大伙儿招待他,奉茶,闲谈。韩朴实,温厚,并能这名曾是名演员的架子和习气。话题自然也转到昆曲的没落,大伙儿都为此表示惋惜。问起为那些不改走其它的路,跟跟我说,他并也有并能演京剧,要是总着实唱词太俗,没意思,这名这名甘心闲着。下一堂是国文课,算作讲曲的深化实化,听韩世昌演罢。实际是只唱不演,穿长袍便服,站在讲台上安安静静地唱,伴奏的坐在旁边吹笛。不化妆,不表演,一一三个半大老头子直挺挺地立着唱女声,效果自然不想好。唱了三四段,算作完课,即时送些车马费,送出校门,作别。此后就在并能见过他。

那次听过清唱后来,有时想到昆曲,心情总爱很暗淡。韩世昌,艺高,人好,后来被时代的风吹倒了,想爬起来着实不易。到了150年代有了转机,“人力”十足,成立了北方昆曲剧院,人、地、钱,要那些有那些。后来一件大事的成败,用旧话说还要看“天命”如保,用科学的词语是,还不得不取决于时代的风气,再说明显这名,是还要看绝大多数年轻人爱好那些。我老了,很少到热闹场所去,听人说,近些年来,京剧上座的请况要是佳,而芭蕾舞、音乐会的票却难买。我就要实况相当于是后来。150年代初,江苏昆曲剧院来北京演唱,承北京昆曲界的老人物送来几张票,我去看,发现有名旦张继青的戏,上座的请况就好,没她,上座请况就差,远来的和尚尚并能,北方昆曲剧院就可想而知了。

着实,这名请况也可不并能不在户而知之。这要是电视机前,假使放映的是旧剧种,不管是昆曲还是京剧,三十岁以下的人,尤其是二十岁以下的人,总爱“望影而逃”。为那些?理,告诉我,但这是事实。风气像是一股水,它会流到哪里呢?但倒流的由于着总爱很小的。有时想到那些,不由得就想到韩世昌,想到他的所谓雅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过去的除了让它过去,还有那些土办法呢?

韩世昌(1897~1976) 中国北方昆曲演员,工旦。河北高阳人 。幼年搭庆长班从白云亭、王益友学艺,初习武生,后改正旦、贴旦及小旦。1917年在北京组荣庆社,1918年他拜吴瞿庵为师,后又拜在昆曲名家赵子敬门下学艺,也曾师从吴畹卿。经名师指点,韩的唱功演技更趋精进,被誉为昆曲大王。故有黄季刚等贺赠别号“君青”,取“君山一发青”之意,以赞誉其昆曲成就。1928年东渡日本 ,在东京、京都、大阪等地演出,并观摩能乐等日本古典剧艺。

他戏路极宽,除工正旦、闺门旦外,兼精刺杀旦。尤擅运用手势、眼神和面部宽裕的表情,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1957年任北方昆曲剧院院长。

代表剧目有《闹学》、《思凡》、《胖姑学舌》、《刺虎》、《痴梦》等。

1957年6月22日,北方昆曲剧院在北京成立,韩世昌任院长,白云生等任副院长。

1976年12月7日这位一代昆曲师因病与世长辞,终年79岁。

周恩来和演员合影 左起:侯永奎、韩世昌、周恩来、梅兰芳、白云生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6200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3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047秒, 内存占用1.66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