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生与川剧的渊源

 2023-12-25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誉满京华的魏长生魏长生是乾隆时期的著名花旦。字宛卿,行三人,人称魏三。祖籍河南,四川金堂人。乾隆九年(1744年)出生于金堂。父亲为官都司,魏长生幼随父母居成都。魏都司嗜戏剧,在原籍招顾了一个梆子剧团在蓉,为私家曲部。当魏长生十余岁时,魏都司奉调从征,在金川之役

誉满京华的魏长生

魏长生是乾隆时期的著名花旦。字宛卿,行三人,人称魏三。祖籍河南,四川金堂人。乾隆九年(1744年)出生于金堂。父亲为官都司,魏长生幼随父母居成都。魏都司嗜戏剧,在原籍招顾了一个梆子剧团在蓉,为私家曲部。当魏长生十余岁时,魏都司奉调从征,在金川之役阵亡(乾隆三十八年),其随母居成都,仍领其父曲部,并接受各衙官吏邀演,其也下场票戏。魏氏曲部名声大嗓,魏长生弃官下海,健全戏班,自编自演新戏。乾隆四十年间,在川的外省籍官吏,有的从各自家乡请来戏班在成都演出,如有昆曲、皮黄戏、鄂戏和山西梆子等,较比之中,魏家曲部艺高一筹。魏长生擅于创新,他针对其学生嗓间跟不上他的高嗓间,创造略低唢呐腔,并用乐人帮腔按工尺唱出来(取消了箫笛),这样使“川昆”与唢呐、二黄混合使用的高腔,就是后人称之为的正宗川剧高腔。该团经常演出《金印记》、《琵琶记》、《投笔记》和《红梅记》四大本;他改变了每剧只容一人演唱、配角只能念白,他所创高腔既有一人演唱,还有二人、多人对唱;他创造了男旦化妆两鬓巾片,以改变脸型、美化扮相。两次进京演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首次进京,以《滚楼》轰动京华,以《铁莲花》名声大振;乾隆四十五年,高宗七十大庆进京献艺,此为全国各地剧种之会演。京师梨园以川旦为优人,各地方戏皆向魏长师师徒取经,魏成了剧坛盟主。

魏氏对川剧的影响

魏长生被誉为是川剧的创造者,如前述及,他创造了川剧的正宗高腔,即四川高腔,创造了正式的戏剧川剧,为清末的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同熔于一炉的川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魏长生受到四川名士戏曲理论家李调元的敬重,有书信、诗词往还。他的创新精神,他演出的声容真切、感人,以及男扮女装、色艺双全皆影响很大。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61618.html

上一篇:川剧的诞生
标签:川剧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16秒, 内存占用326.41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