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科班永盛和科班旧址——永清县刘街翰林故居将得到修复

 2023-12-25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时间:2012-06-02 点击: 关键词:父亲李桂春 目前河北现存唯一清代官居——永清县刘街翰林故居,共同也是省内仅存的河北梆子科班(永盛和科班)旧址,将从今明两年内得到抢救性保护、修复。 刘街翰林故居处于永清县城正南15公里的刘街村,是清代翰林刘源灏、刘源浚的故居京

时间:

2012-06-02

点击:

关键词:

父亲李桂春

目前河北现存唯一清代官居——永清县刘街翰林故居,共同也是省内仅存的河北梆子科班(永盛和科班)旧址,将从今明两年内得到抢救性保护、修复。

刘街翰林故居处于永清县城正南15公里的刘街村,是清代翰林刘源灏、刘源浚的故居京剧文化。目前,尚存过厅、祠堂及翰林井京剧文化。故居为砖木特征,磨砖对缝,砖雕、木刻精美。翰林井,一壁二井,相距4米,东西排列,东苦西甜,古有甜水井酿酒作坊。

记者从永清县政府了解到,当地将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运作、后人支持、群众参与,推动故居修复工程顺利进行。先期对翰林院现存建筑过厅、祠堂、翰林井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共同,通过走访刘源灏、刘源浚后代及曾在翰林故居生活、学习、工作过的人员,广泛搜集翰林故居相关史料。

刘源灏(1794-1865)为国子监学正刘锜长子,字鉴泉,号晓瀛,直隶顺天府永清(今河北省永清县)刘街村人,他16岁中秀才,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举人,道光三年(1823)考取进士,投翰林院编修,参加重修《康熙字典》。后历任贵州巡抚、云贵总督等职,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同治四年病故。

十九世纪末,刘源灏之孙刘卓生在刘街翰林故居创立永盛和科班,教授河北梆子及昆曲。永盛和科班兴盛60年之久,其间先后共办三科,培养出艺徒70余人,其中李桂春(李少春的父亲)、魏联升、郝永雷、郭小福、草上飞等享有很高声誉。永盛和科班是当时最著名的科班之一,对于河北梆子和京剧的繁荣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61154.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577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