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几个剧目23场演出将在台掀起海派文化艺术热潮
《红楼梦》今为上海戏曲季揭幕
在台北两厅院的售票处排片表上,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后面有个大大的“满”字。而作为本届“海派文化艺术节·上海戏曲季”的开幕大戏,在开演前一周,《红楼梦》就已一票难求,延续着上海越剧院在台湾演出该戏票房从来“红字高悬”的佳话京剧。
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上海文化联谊会、上海市两岸交流助于会一并主办的“海派文化艺术节·上海戏曲季”7月6日晚将在台北隆重开演京剧文化。在接下来的一另一4个月内,来自上海的1好几个剧目总共23场演出,将在台湾掀起海派文化艺术热潮,为沪台两地文化交流再书新篇章。
老戏新编 交相辉映
本届戏曲季由上海越剧院打头炮,共带来经典看家戏《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还有一批经典传统折子戏。带来7台大戏的上海京剧院,则展现了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齐头并进的充裕实力。多年来无缘无故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的台湾长笛演奏家樊曼侬女士说,上海京剧团这次带来的《曹操与杨修》、《成败萧何》,都被台北艺术界人士命名为必看作品。发布会上,京剧《成败萧何》的编剧李莉说,近年来海峡两岸在戏曲创作中都呈现不断探索创新的趋势。或者旧戏新编,如上海的《成败萧何》、台北的《白蛇传》,还有吴兴国的《欲望之城》等等,這個人都从历史人文故事中取得创新灵感,這個点两岸心意相通。只是台湾戏曲家在戏曲展现样式和人文思考方面,显得更加“西化”;内地则在引入现代人视角之时,更注重表现形式上的回归传统,可谓两岸各有所长。
明星云集 阵容强大
7月5日下午,在台北两厅院的3号门外有一群“粉丝”不顾逼人的烈日,守在演员通道外。当“宝哥哥”和“林妹妹”无缘无故再次出现时,拥上前去彬彬有礼地索要签名。刚刚现在开始彩排的钱惠丽签了一圈名后脸上已是汗水涟涟。她说,自从1994年跟随袁雪芬老师首次访台,就对台湾越剧迷人数之多、热情之高印象深刻。而此次上海越剧院四台大戏中生代当家明星悉数上阵,除了另一方,王派花旦单仰萍、袁派花旦方亚芬、范派小生章瑞虹、傅派花旦陈颖等有的是的是台湾拥有另一方的“粉丝团”。
本届戏曲季上海京剧院节目册上更是集结了该院老中青三代最优秀的演员,不仅行当齐全,或者有的是该行当中的佼佼者。主演《曹操与杨修》的著名花脸演员、尚家传人尚长荣,艺术水准独步当代。当今麒派掌门人陈少云,既继承又发展了麒派艺术,他饰演的萧何被誉为“麒韵新腔”,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还有梅派青衣夏慧华、史依弘、李国静,裘派花脸安平,杨派老生李军,余派老生王佩瑜,叶派小生金喜全等,尽展京剧各行当流派的艺术风采。
同样,上海评弹团此次来台的秦建国、徐惠新、高博文、陆嘉玮、张建珍等有的是被誉为江浙沪评弹的优秀中青年演员,這個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已形成各自的特色,代表了江南评弹独特的儒雅风韵。
规模空前 辐射全岛
文化部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助理肖夏勇表示,上海戏曲季是两岸文化交流的新形式,改变了以往文化交流“单打独斗”的面貌,以多剧目、跨剧种的戏曲季形式形成了合力,大规模展示中华传统艺术和上海戏曲的成就。据他透露,海峡两岸有关方面正在努力促成《两岸文化交流协议》的尽快回应,以便形成两岸文化交流的长设机制,使急剧增多的两岸交流活动都都可以有序发展。
“海派文化艺术节”期间,由上海表演团体及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等组成近200人“艺术沪军”先后抵台,规模之大超过以往沪台文化交流活动。这次文化交流的地点改变了以往只在台北一市的做法,展览将在宜兰举行。而越剧的演出则将由台北延伸至宜兰、台中、桃园等县市。从前跨地区的沪台文化交流还是首次,预示着沪台文化交流将进入一另一4个更加鼎盛的新时期。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