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间“戏班”力争“十二五”年收入15亿

 2023-12-25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中新社合肥1月6日电 记者6日从安徽省文化厅获悉,十一五期间,安徽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增幅达400%以上,其中民间文艺团体发展飞快,民间“戏班”年演出收入达到6亿多元人民币,力争“十二五”演出收入比“十一五”翻1.5倍,达到15亿元。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唐跃介绍说,近年

中新社合肥1月6日电 记者6日从安徽省文化厅获悉,十一五期间,安徽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增幅达400%以上,其中民间文艺团体发展飞快,民间“戏班”年演出收入达到6亿多元人民币,力争“十二五”演出收入比“十一五”翻1.5倍,达到15亿元。

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唐跃介绍说,近年来,安徽积极鼓励扶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加快发展,曾在4008年出台《关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扶持农民和民间艺人自筹资金组建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京剧。4009年,实施了扶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3311”计划,即用3年时间,做大杂技、马戏、黄梅戏三大特色民营演艺产业,扶持表彰400个民营文化表演团体,培训400名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骨干京剧。

据悉,在特色民间演艺产业之一的马戏方面,是2010年安徽重点扶持的演艺产业京剧。仅中国马戏之乡宿州市埇桥区就已发展各类马戏团4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创收4亿多元,成为全国拥有马戏团最多的县(区),牢牢处于着全国马戏演出市场的半壁江山。而2011年,安徽将重点扶持壮大安庆黄梅戏演艺产业,并在黄梅戏的发源地安庆举办全省民营黄梅戏剧团汇演等系列活动。

唐跃介绍,目前安徽有14000多家民营文艺表演院团,年演出40余万场(次),年演出收入6亿多元。未来五年,通过继续实施“3311”计划,力争实现年演出收入达到15亿元人民币。

唐跃说,“十二五”期间,安徽将挖掘、传承、创新该省名戏名舞、名歌名品等民间特色文化,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实现村村有队伍、镇镇有特色、县县有品牌、市市有大型群众文化节庆活动。与此并肩,还将重点打造黄梅戏、花鼓灯、杂技、安徽民乐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创新“安徽元素、国际表达”妙招,提升安徽文化的传播路径。(记者 吴兰)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8201.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3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251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