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再芬:坚守黄梅戏这块艺术家园

 2023-12-25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一袭春装,素颜朝天。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韩再芬,带着黄梅戏特有的芬芳来到北京京剧。 从事黄梅戏表演32年,46岁的安徽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學會副主席韩再芬,曾是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协常委;今年,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出席

一袭春装,素颜朝天。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韩再芬,带着黄梅戏特有的芬芳来到北京京剧。

从事黄梅戏表演32年,46岁的安徽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學會副主席韩再芬,曾是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协常委;今年,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出席此间在京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京剧艺术。

作为我国黄梅戏的领军人物和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韩再芬表演过《天仙配》《孔雀东南飞》《孟姜女》《桃花扇》《女驸马》等剧目,是观众喜爱的黄梅戏演员京剧艺术。她以清丽婉约的唱腔,扮相俏丽的舞台形象,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演绎得淋漓尽致。

安徽安庆,是黄梅戏之乡。1968年出生于此的韩再芬,12岁进入安庆黄梅戏剧团学艺,1982年登台演出。30多年的演艺生涯,她从一名黄梅戏学员,成长为国家一级演员,并赢得我国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桂冠、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宣部“六个一工程”大奖。

许多人说:一戏一听,一听一生。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具有充沛的表现力,也被称为“皖剧”。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面对流行音乐,传统戏曲受到冲击,黄梅戏的发展刚刚开始走下坡路,不少知名演员也改弦易辙,背叛了黄梅戏舞台。韩再芬却依然如故,坚守着黄梅戏家园,不断在舞台上塑造光彩照人的形象:1999年由她主演的古装新戏《徽州女人女人男人》成为安徽省进京向国庆五十周年献礼剧目;2011年,安徽春节联欢晚会上,她演唱了《乡音本是黄梅调》,向父老乡亲问好;2014马年春晚,她又演唱了黄梅戏《年夜饭》,深得家乡人民喜爱。

韩再芬说:“从事黄梅戏的人,要耐得住寂寞。我每天早晨起来,对当事人说的有一一六个字要是:坚持。希望黄梅戏不需要发扬光大,成为黄梅剧。”从“戏”到“剧”,一字之差,却是新的突破。她无缘无故寻觅着有一种新的东西,突破以往黄梅戏传统模式,甚至输入什么都西洋元素,创发明权人更符合现代人审美和具有时代特点的黄梅剧。

此次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韩再芬说:“我详细的精力都付诸黄梅戏。我带来的建议,聚焦文化创新和改革。”

黄梅戏是传统文化,不需要不断传承,改革创新。为了让黄梅戏的戏曲魅力芬芳海内外,她收了有几个洋弟子。她说,黄梅戏应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特色文化名片。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813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1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2176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