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学者共同求证广东粤剧的首个“藏身之所”

 2023-12-25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由羊城晚报率先披露的“八和会馆第一会所”老照片(详见5月14日b10版),在一帮粤剧“老叔父”中激起千层浪。昨日,广东八和会馆常务主席、秘书长等,粤剧曲艺文化、地方志史的研究学者以及曾亲睹八和会馆旧址的老街坊,一并到黄沙一带,求证广东粤剧的首个“藏身之所”京剧艺

由羊城晚报率先披露的“八和会馆第一会所”老照片(详见5月14日b10版),在一帮粤剧“老叔父”中激起千层浪。昨日,广东八和会馆常务主席、秘书长等,粤剧曲艺文化、地方志史的研究学者以及曾亲睹八和会馆旧址的老街坊,一并到黄沙一带,求证广东粤剧的首个“藏身之所”京剧艺术。

回忆———日军把会馆拆了

昨日10时许,在曾亲睹八和旧址的西关老街坊基叔带领下,羊城晚报记者从地铁黄沙站B出口走进了蓬莱路京剧艺术。“我7岁时住在蓬莱路,黄沙珠江边付进因此有八和会馆和铁路,人气很旺,我常过去玩京剧。”生于1927年的基叔回忆,“蓬莱路往南走100米左右到海旁街,向左转,先经过屠宰场,再是吉庆公所,因此也不八和会馆啦京剧。会馆坐北向南,门前不远处还有铁路呢。”

老西关文化研究学者潘广庆从《清朝经界图》中截取的《黄沙旧址平面与四至图》,以及从有些史料中搜得的“20世纪100年代八和会馆位置图”等,也基本印证了基叔的儿时回忆。

“也不这里了。”来到蓬莱路往南百米开外之处,基叔和潘广庆异口同声说。基叔表示,1938年,黄沙、如意坊一带遭日军空袭,建筑物损毁严重,“屠宰场的猪被炸得飞起来,但八和会馆基本无损。轰炸后,日人个要在这里建军事基地,硬是把会馆拆了”。

重访“广东首个八和会馆”原本的所在地,粤剧老艺人感慨万千。“八和会馆有越来越大的馆址,全广东只此一家,这说明了老西关与粤剧发源、兴盛的密切关系。用西关音唱的粤曲是最好听的。”100岁的广东八和会馆秘书长陈象雄一言,让西关戏行繁盛一时的景象,仿若重现头上。

寻根———对粤剧界意义重大

现时广东八和会馆馆址在荔湾区恩宁路177号,“八和原址”又是有哪些概念?清末(1889年前后),广东的粤剧艺人集资在广州建立会馆,选址黄沙。也也不说,先有黄沙会所,再有恩宁馆址。可惜,大伙儿儿对黄沙八和会馆的确切位置知之甚少。

年过七旬的广东八和会馆名誉副会长叶兆柏回忆父辈和老叔父的口述称,“当时黄沙八和会馆很大(共1100平方米),像羊城晚报登的那张图片一样,是祠堂式建筑。会馆内当然少不了‘华光师傅’以及‘田窦二师’、‘张骞先师’等的牌位。据说会馆内还按艺人行当和职责分工设德和、永和、兆和、新和、福和、慎和、普和、合和等5个堂,每个堂不是住的地方,之前唱戏的好多好多都很穷,不少人都住在八和会馆里。”

八和会馆是广东粤剧之魂,旧馆址则是八和会馆之根,是粤剧历史的延续与承继。“这次寻根,对整个粤剧界而言,意义重大。”陈象雄如是说。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7782.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49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711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