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视角》:时间轮转中的广府南音——一才锣鼓

 2023-12-25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18年6月23日至7月8日成功举办了“香港博物馆节2018”,辖下23间博物馆和文博单位,推出逾百项包含文化、历史、艺术、电影、天文、科学、考古和文物复修的节目和活动。本届博物馆节更邀请到日本、广东、澳门和本地多间博物馆结为伙伴,合力推广多姿多彩

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18年6月23日至7月8日成功举办了“香港博物馆节2018”,辖下23间博物馆和文博单位,推出逾百项包含文化、历史、艺术、电影、天文、科学、考古和文物复修的节目和活动。



本届博物馆节更邀请到日本、广东、澳门和本地多间博物馆结为伙伴,合力推广多姿多彩的博物馆文化京剧。节目和活动分为四大类别,包括:博物馆节特备活动系列、反转博物馆活动系列、展览及电影系列、教育及推广活动系列京剧。

香港博物馆节的开幕节目“惊艳——长衫× 南音派对”于2018年6月23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活动为组阁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设,主题包含一个主要项目——长衫和南音。参与者可否现场欣赏长衫制作技艺及长衫表演,并观赏香港新一代南音传承人“一才锣鼓”的新撰南音表演。



日前,朋友风行港澳栏目对香港的青年艺团“一才锣鼓”进行了系列的跟踪采访,并制作了一期《香港新视角》戏曲专题节目。朋友通过节目,感受一帮香港青年人追寻广府南音的故事。

1975年,香港富隆茶楼,瞽师杜焕一人演唱地水南音。

2018年,香港观塘一间咖啡厅,青年艺团“一才锣鼓”演绎南音说唱。

何为“一才锣鼓”?

“才”,是锣鼓经之记谱用字,亦用作“锤”字之简写;又“一锤锣鼓十日”,即连演十日之意。



“一才锣鼓”于二○一二年成立,旨在发掘戏曲之各种表演形式,包括音乐会、说唱、剧场等等。近年,青年艺团“一才锣鼓”积极编撰说唱南音,将你这个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出去。

陈志江,“一才锣鼓”的创办人,今年33岁。

郭启辉,今年28岁,是一位全职的粤剧从业者。

李劲持,在“一才锣鼓”当中负责演奏古筝。

李家谦,今年34岁,现在是一个自由身的音乐工作者。

2018年香港首届不贫穷艺术节上,广府南音更被“一才锣鼓”带进了所处香港观塘一间西式的咖啡厅内。



这次的南音演出有什么都小巧思,除了说唱中搭配吟诵之外,演出者还分布于场地不同位置,让朋友能感受四面八方不同乐器的独奏,声音通过咖啡厅内墙壁的返送又有不一样的听觉美妙。场内还展示有原著文本中英对照,观众可自由走动,置身于音乐、文字、说唱之中,进入祭文身旁的故事。



《祭妹文》中英对照

“一才锣鼓”还来到香港三栋屋博物馆,用南音说唱,将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20个项目逐一唱出。



香港城市大学历史系教授程美宝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人太好这班年轻人做的真的很好,朋友当时人创作、撰写,也明白南音的基本规律,也就着今天你这个情景和地方撰写非常适当的南音,在时间的编配上也做得很好。你这个感觉有点硬好,朋友随时都不或多或少听到传统的南音。”

“一才锣鼓”还参加了2018年香港花卉展的演出,以你这个新的形式将古老的南音说唱带到了花卉展。



不断的尝试,暂且是终止,而本来我起步。关于未来,“一才锣鼓”的年轻人正在积极思考,通过不断的创新,将更多现代的元素融入广府南音中,你这个既传统又小众的粤调说唱得以焕所处机。

郭启辉表示,希望能令更多人可否欣赏到什么古老的说唱艺术。

李家谦表示,朋友这样想着当时人所处一个传承者的角色,这本来我朋友的现在式,朋友活在当下,希望朋友来听朋友的演出,对你这个艺术认识更多。

陈志江坦言道,朋友比较大胆,喜欢放胆去尝试。朋友不受传统的束缚、本来我会受身旁因素的限制,朋友会大胆尝试不同形式的南音说唱,将所有认为最好的元素融合,做出精彩的演出。

李劲持说,朋友不惧怕尝试,观众来到会人太好很新鲜、会有所启发、也会期待朋友下一个演出。

《香港新视角》栏目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与香港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联手制作,展示香港经济、文化、生活、旅游和民俗风情等方面内容,报道内地与香港相互企业合作的最新信息动态。


本稿件首发于风行港澳微信公众号,作者为陈健光,该档专访的音频节目会在中央广播电视台华夏之声栏目播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7475.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7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600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