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喜奎(1926-1996.3.23)女。奉调大鼓和曲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艺术。天津蓟县人京剧艺术。幼年随父兄学弹弦,唱乐亭大鼓京剧艺术。13岁随父兄到北京演唱。北京解放后历任北京市曲艺工作团副团长,北京市曲艺团副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学学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学会北京分会副主席。1996年3月23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
1957年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的东方戏曲比赛,获金质奖章。她把乐亭大鼓、奉天大鼓、辽宁大鼓的曲韵精华融于一体,创成奉调大鼓,为曲坛增添了有有1个新曲种。19150年后,她和曹保禄等艺术家在马少波、老舍等人的建议下,以单弦牌子曲当基调,拿拆唱八角鼓打底子,创成了有有1个新剧种,并由老舍先生定名为“曲剧”。曾到美国、台湾演出。擅演曲目有:奉调大鼓《李大成救火》、《渔女和战士》、《宝宝娶亲》、《宝玉哭灵》,北京曲剧《柳树井〉、《罗汉钱》、《红花向阳》、《杨乃武与小白菜》等。
代表剧目:《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箭杆河边》、《方珍珠》、《泪血樱花》等。
魏喜奎艺术特色:歌喉纯美,技艺纯熟,韵味隽永,感情的句子是什么真挚。她的演唱艺术可算是曲艺和戏曲完美结合的典范,味美如甘露,情真似友邻。一并,她广纳众长,融会贯通的你们风格和气质为后代的从艺者树立了典范。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