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电视台《诗词中国》摄制组走进肥乡县旧店乡东马寨村,实地拍摄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肥乡皮影。
肥乡皮影又称冀南皮影,当地人称之为“牛皮影”、“皮子戏”、“戳皮戏”、“一只眼戏”,是国务院宣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文化。肥乡皮影造型以中国传统戏剧为依托,以民间剪纸的样式总出京剧。据该县东马寨村皮影戏第四代传人李修山老人介绍,“肥乡皮影”起源于北宋末年,清末民初曾广泛流传于肥乡县、成安县、磁县、临漳县、永年县等地,其后又几经荣衰京剧艺术。近些年来,因肥乡县旧店乡东马寨村戏班能演出的剧目最多,演员比较齐全,且老少搭配适宜,不仅成了邯郸皮影戏班中的佼佼者,也代表了“冀南皮影”的基本面貌和益存状况京剧文化。
肥乡皮影戏剧目富于,演唱没得文本。对于演员来说,唱词及对白详细靠前辈艺人口传心授,对白以地方口语和乡俗俚语为主,幽默风趣,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剧目以《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包公案》、《隋唐演义》、《杨家将》等为主,演出时以板胡、二胡、闷笛、三弦、唢呐、笙等乐器伴奏,武场则另配有鼓、锣、镲、号、梆子等。
《诗词中国》摄制组将通过拍摄包括肥乡皮影在内的百集纪录片,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对中华诗词文化的认知与兴趣。据了解,该纪录片将于今年五一前后在央视国际频道、少儿频道等媒体播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