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不尽的越剧《红楼梦》

 2023-12-25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过去,文学界有一个现象:“说不尽的小说《红楼梦》。”从这部小说流传至今,引来多少人考证、索隐、批注、评说。自蔡元培,到胡适、俞平伯,到周汝昌、冯其庸,到王蒙、刘心武等等,从旧红学到新红学,形成一股热潮。现在,戏曲界也形成了一个新现象:演不尽的越剧《红楼梦》

过去,文学界有一个现象:“说不尽的小说《红楼梦》。”从这部小说流传至今,引来多少人考证、索隐、批注、评说。自蔡元培,到胡适、俞平伯,到周汝昌、冯其庸,到王蒙、刘心武等等,从旧红学到新红学,形成一股热潮。现在,戏曲界也形成了一个新现象:演不尽的越剧《红楼梦》。将《红楼梦》搬上戏曲舞台,已有不少年头的历史了。从京剧、川剧、粤剧到锡剧、黄梅戏等等,都有演过。但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广,观众最多的,还是越剧。越剧这个“诗情画意”的江南戏文,又是以女演员为主要特色的剧种,似乎更适合《红楼梦》这样的题材,人物形象、意境、气氛,更见“情投意合”、“两心相印”,更见“两小无猜”、“耳鬓厮磨”,就像一对天造地设的才子佳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越剧《红楼梦》四十年代初演,五十年代风行,八十年代复兴,九十年代热火,看来,新世纪还将掀起一个热潮。

观看越剧《红楼梦》扑面而来的首先是一股令人兴奋的青春气息。发源于浙江山野的越剧原本就有山青水绿钟灵毓秀的青春气质所以历年来不少地区的“小百花”层出不穷。况且,此番推出的红楼梦,刻划的是封建大家族中一群年轻生命的窒息、抗争、直至最后香消玉殒的历程,这是花季的悲剧。由舞台上一群同龄人来演绎这一青春历程,就更具悲剧的震撼力。

确实,经典的魅力是永恒的。越剧《红楼梦》曾经红遍大江南北,让几代观众为之洒泪。今天看来,我们仍为之折服。编剧对原著主旨的准确把握人物刻划的鲜活,特别是结构铺排上的匠心令人叹服。在编剧的笔下,大观园众多人物的出场亮相有机而又从容;宝、黛爱情线的铺排严谨细密;人物命运的起伏跌宕回合分明,层次清晰。

《红楼梦》最早被搬上戏曲舞台,是两个世纪以前的事。现知最早《红楼梦》题材的折子戏为昆曲《葬花》,作于嘉庆元年(1796),作者孔昭虔。此后,各种戏曲改编相继不断,影响有大有小。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4554.html

标签:越剧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090秒, 内存占用326.53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