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二簧

 2023-12-25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流行于西安、三原、泾阳、凤翔、长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耀县等地。注重唱工,剧本水词少,正、悲剧多,曲牌、打击乐多带秦腔风味。最得文人、商绅、旗、满、回民和军政要人的喜好。嘉庆末年,汉中来字辈出科学生贺鸿生,领班往关中宝鸡、虢镇、周至、户县、泾阳、三原

流行于西安、三原、泾阳、凤翔、长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耀县等地。注重唱工,剧本水词少,正、悲剧多,曲牌、打击乐多带秦腔风味。最得文人、商绅、旗、满、回民和军政要人的喜好。嘉庆末年,汉中来字辈出科学生贺鸿生,领班往关中宝鸡、虢镇、周至、户县、泾阳、三原、富平及西安南关等地演出。受其影响,泾阳、长安、周至等地,亦先后组织起二簧班社。光绪年间(1875-1908),出现了三原的清义班,泾阳吴寡妇班,并开始有坤伶清唱或挂衣登台。吴寡妇班搜罗艺人,延聘文人修改剧本,声誉日增。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后,该班曾应诏承奉献演,得到慈禧赠匾嘉奖。辛亥革命后,陕西督都张翔初,革命军师长张云山,支持在西安创办了二簧鸣盛学社,先后培养学员二百余人,成为关中地区二簧的最大科班。教师有赵安子、吴李乾等。出科的演员有山鸣歧、刘鸣祥、张鸣峰、雷鸣震等,成为关中二簧的中坚力量,曾受聘于四川、甘肃、河南等地传艺和演出。关中二簧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火轮牌》、《汜水关》、《破桃山》、《出五关》、《过巴州》、《锁阳城》、《四平山》等。1925年驻军贾兴运组织的二簧班,演出一时而解体。1931年,艺人王安奎创办志义科班,培养出演员刘志俊、刘志胜、冯志才、邵志福、董志杰等,同时还出现有庆义社和中兴社,因难以立足西安而多巡回于外县演出。1949年初,原“鸣盛学社”、“庆义社”等汉调二簧班社合并为“大众剧社”,活动三年散班。自此,关中地区再无专业二簧剧团,仅西安、蓝田、户县尚有二簧研究会,经常组织一些业余演唱活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4400.html

下一篇:四路二簧
标签:汉剧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098秒, 内存占用325.92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