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的角色行当

 2023-12-25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在角色行当上,徽剧全面继承了“徽池雅调”的角色行当体制,同时又吸收了昆曲、弋阳腔的分行特点,并受到目连戏的深刻影响。其角色在清乾隆以前分为末、生、小生、外、旦、贴、夫、净、丑九行,徽班艺人称之为“九顶网巾唱闹台”。乾隆以后。徽剧在徽商经济的支持下进入全盛时

在角色行当上,徽剧全面继承了“徽池雅调”的角色行当体制,同时又吸收了昆曲、弋阳腔的分行特点,并受到目连戏的深刻影响。其角色在清乾隆以前分为末、生、小生、外、旦、贴、夫、净、丑九行,徽班艺人称之为“九顶网巾唱闹台”。乾隆以后。徽剧在徽商经济的支持下进入全盛时期,角色行当又有所发展,分为正生、老生、小生、大花、小花、二花、四花、正旦、花旦、作旦、武旦、老旦等行。这时期由于班社演员众多,又在打行里分出一些小行,如红生、武老生、武小生、武二花、武丑等,原有的末行改设在杂行。嘉庆时期,随着徽剧中历史和战争题材剧目的增多,角色行当又进一步细分为老生、老外、副末、小生、武生、武老生、正旦、花旦、作旦、武小旦、三梁旦、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四花脸、杂行,共十七行。道光、咸丰以后,北京的徽剧逐渐演变成京剧,南方的徽剧班社也随着徽商经济的衰落而缩小,庞大的班社大部分划分为三、五十人的小戏班,角色行当也随之做了相应归并,逐渐固定为近代的十大行当,即正生、老生(文武)、小生(文武)、大花、二花、三花(丑)、正旦、花旦、老旦、武旦。末行归老生行,外设杂行,专门扮演宫女、院子、中军等龙套角色和老虎、狗形之类及武打,兼管道具箱等杂务。角色行当表面上少了,但对演员的要求更高了。每行演员在掌握本行演技之外,还要兼学其他一行或几行,尽量做到技艺全、戏路宽,唱念做打具佳,文武昆乱不挡。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3920.html

标签:徽剧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3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157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