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三跳”之婺剧大花脸“跳财神”

 2023-12-25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跳财神”由大花脸表演,身穿黑蟒袍,头顶铁盔,脸戴面具,手捧闪亮的金元宝上场。传说财神是赵公元帅,真名为“公明”,亦称赵玄坛,因玉皇大帝封其为正一玄坛元帅故称。他是陕西终南山人,自秦时避世山中,修炼得道成仙,其貌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能驱

“跳财神”由大花脸表演,身穿黑蟒袍,头顶铁盔,脸戴面具,手捧闪亮的金元宝上场。传说财神是赵公元帅,真名为“公明”,亦称赵玄坛,因玉皇大帝封其为正一玄坛元帅故称。他是陕西终南山人,自秦时避世山中,修炼得道成仙,其貌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凡求财者均能称心如意。

传说,有一次婺剧高腔“赵文锦班”出外演出,在乘船中遇到狂风巨浪,船上的行头因翻船全部沉没江中。班主赵德贵被江上的渔夫救起,赵德贵感恩不尽。后径自入财神殿叩求了三天三夜,等回家后发现天井中的三个大水缸发出闪闪的金光,赵德贵走近仔细端详,原来装的是满满的大小元宝。日后,赵班主除了重新添置三套最好的行头以外,将多余的元宝都分给村中穷苦的百姓。从此,戏班子与日兴旺,财源滚滚而来,为了感谢财神的护佑,在正本戏演出之前一定要表演戴黑面具的“跳财神”,祝愿天下的人们广进财源,发家致富。

我们在前面发表的《南戏的活化石:婺剧高腔》一文中,论述了婺剧四大高腔源于南戏。本文解决了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问题,那就是古老的婺剧中有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傩戏的遗存。“婺剧三跳”是中国傩戏在古老婺剧中的“活化石”。由此,我们十分清晰地看到了婺剧发展的脉络,那就是“傩戏”→“南戏”→“婺剧”。

我们认为,群众喜闻乐见、吉祥如意、短小精悍的婺剧“三跳”不能作为一种“古董”放在历史博物馆中把玩,而应该精心打造,不断创新,使其成为婺剧复兴的“前奏曲”,成为金华旅游文化中最富特色的“艺术精品”。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3598.html

标签:婺剧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4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7390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