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表演中古装头、旗装头、水发和发鬏

 2023-12-25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京剧各行当使用的假发,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旦角的假发型,包括古装头、旗装头(亦称旗头),二是生、净、丑行当的假发型,包括水发和发鬏等。1、古装头。是1915年左右,梅兰芳借鉴古代绘画中仕女的发型,改变了传统大头梳式,创造出更加接近古代妇女生活中发式原型的、发髻

京剧各行当使用的假发,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旦角的假发型,包括古装头、旗装头(亦称旗头),二是生、净、丑行当的假发型,包括水发和发鬏等。

1、古装头。是1915年左右,梅兰芳借鉴古代绘画中仕女的发型,改变了传统大头梳式,创造出更加接近古代妇女生活中发式原型的、发髻式的古装头型。

在新编剧目的演出中,随着塑造妇女形象的需要,京剧舞台上出现了更多新式的古装头,与传统扮法并存,给人以俊俏、自然和潇洒的感觉。

2、旗装头。是穿旗装的旦行角色梳的发型,简称旗头。发髻作横长式,呈一字形,旧时称两把头或一字头。清光绪中期京剧舞台即已采用此种发式。后来旗装头又按剧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分为三种:

一是身份较高的人物,如《四郎探母》剧中的萧太后或新编历史剧中的慈禧太后梳旗头垫子。

二是身份较低的人物,如《四郎探母》剧中的铁镜公主、《大登殿》剧中的代战公主,都梳两把头。

三是平民百姓或被贬低身份的妇女,则梳旗头坐子。

3、水发。水发是用于生、净、丑各行当角色头部化装的假发,演员在表现剧中人物的慌张、惊惶、绝望、疯狂等各种情绪时,或表示披头散发、丢盔卸甲、蓬头垢面的一些形象时,均戴水发,因常有将长发连续甩动的表演,故常误呼为“甩发”。

4、发鬏,又称发髻,牦牛毛制成,底座为一铜圈,四周束以假发,取中理顺,分成三组:一组扎成蓬松的发团,呈半圆形凸出于头顶,一组披散脑后,作为发尾,另一组是左右各分出一绺,用作鬓发,垂于耳际。用时戴在网顶,头部四周用水纱扎紧。

发鬏有白、灰、黑、红四色。白、灰色发鬏为老年男女角色用,是年迈的标志。黑色发鬏一般为性格粗鲁的净行扮演的中青年角色或神话剧中的大妖所用。外貌怪异,戴红色髯口的角色,须戴红发鬏。戴黑、红发鬏的人物,均须配插同色的耳毛子。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2976.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15秒, 内存占用333.34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