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锤花脸的由来——《二进宫》

 2023-12-25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京剧《二进宫》是《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中的一折,它既可以与《大保国》、《探皇陵》组成一部完整的上演剧目(俗称《大•探•二》),又常以折子戏的形式单独演出。该剧从明穆宗驾崩说起,讲的是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李妃的父亲李良企图篡位,

京剧《二进宫》是《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中的一折,它既可以与《大保国》、《探皇陵》组成一部完整的上演剧目(俗称《大•探•二》),又常以折子戏的形式单独演出。

该剧从明穆宗驾崩说起,讲的是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李妃的父亲李良企图篡位,李妃受骗,欲让帝位于父。定国公徐延昭和兵部侍郎杨波看穿了李良的诡计,苦苦劝说。李艳妃轻信自己的父亲,把两位忠臣赶出皇宫,让出了江山。徐延昭去皇陵哭拜。恰巧遇到杨波率兵前来护陵,二人倾诉衷肠,决意第二次进宫进谏。

前一段故事是《大保国》、《探皇陵》的内容,而《二进宫》就从两个忠臣第二次进宫开始演起。李良大权到手,立刻露出狰狞面目,把女儿、外孙打入冷宫,李艳妃后悔不已,对徐、杨二人哭诉愧悔之意,并加封徐、杨,请二位扶保幼主。后杨波斩了李良,扶太子即位。

在这出戏里,护国有功的定国公徐延昭不仅尽显忠臣本色,也为京剧的行当添加了一个新的名词——“铜锤花脸”。因为在舞台上,徐延昭总是怀抱着一柄系着红绸子的铜锤。这柄铜锤是徐家的传家之宝——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徐延昭的祖父徐达的,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由此徐延昭也得了个外号叫“铜锤花脸”。

从此,铜锤花脸多扮演身份、地位较高的人,如朝廷重臣、年迈而忠心耿耿的老将,其艺术风格雄浑、凝重、恢弘、刚毅,以唱工为主,唱、念、做都要表现出人物的非凡气度。

《二进宫》是重头唱工戏,基本没有什么表演和动作。老生杨波、青衣李妃、花脸徐延昭三角均有大段唱腔,且全为“二黄”,无一句“西皮”腔。“二黄”腔曲调深沉,善于表现忧郁悲怆的心情,听来如人幽谷,别有韵味;特别是李妃与徐延昭、杨波的三人轮唱,韵味醇厚,抑扬有致,旋律紧凑,高潮迭起。

因为《二进宫》中生、旦、净三人戏份儿基本相当,所以往往都是尽量找三个行当里一流的演员来出演这出戏。许多以唱工见长的演员都唱过此剧,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三人的合作更是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堪称绝唱。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2940.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26秒, 内存占用334.06 K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