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京剧演出关公戏的那些讲究儿

 2023-12-25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由于《三国演义》的出色描绘,手持青龙偃月刀,绿袍金甲,蚕眉凤眼,五绺长髯的关羽形象,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群众的流传与赞叹。从清朝内廷直到四大徽班的舞台上,他都被供奉为“关圣帝君”。在前台,艺人们好将关羽形象由肃穆庄严变为威武激昂,不断加强其刚劲雄

由于《三国演义》的出色描绘,手持青龙偃月刀,绿袍金甲,蚕眉凤眼,五绺长髯的关羽形象,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群众的流传与赞叹。从清朝内廷直到四大徽班的舞台上,他都被供奉为“关圣帝君”。

在前台,艺人们好将关羽形象由肃穆庄严变为威武激昂,不断加强其刚劲雄武的描绘,对关羽的扮相、服饰、工架、武打、唱、念、表演做了多方面的丰富,关公也就更加庄重、沉雄、勇猛、威武。

京剧界素有“四十岁前不进老虈爷庙”之说,也就是说四十岁前,不能演关老虈爷形象,更不能演红生戏,这些都是对关公崇敬的体现。

最早以演关公戏闻名的演员是米喜子和程长庚,米西梓更有“活关公”之美誉,据传当年程长庚于三庆班演出《战长沙》自饰黄忠,特烦请米喜子扮演关羽,他既不勾脸,也不揉脸,只略扑水粉点上黑痣,待穿戴齐整后,便用手指捏虈揉脑门,将随身带来的一壶酒,于临上场前一饮而光,上场时用手扯开水袖以掩其面,待到台口亮相之时,恰好酒劲上来便面如重枣,使台下为之惊愕肃然起敬,令人有“关老虈爷显圣”之感;

在这种超然地位的驱使下,当时只要是演关羽戏的红生演员,每演关羽戏必先剃头、刮脸,一进后台就不再闲谈说笑。

演关羽戏的红生演员演出前后先要烧香磕头“顸码子”,就是用黄表纸写下“关圣帝君”名讳,叠成上边是三角形的牌位,在后台祖师爷牌位前烧香叩拜后,把它放在头顶上,戴在“盔头”里。演出完毕用它擦掉脸上红彩,再把它烧掉。而后才能同人谈话聊天儿,以示对关公的崇敬。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2932.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16秒, 内存占用328.33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