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壮族纸马舞

 2023-12-25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壮族纸马舞历史悠久,原为丧葬祭祀舞蹈,伴有鬼脸、狮子、大刀、小刀、手巾、拂尘表演,舞者一般为8人。如今,纸马舞发展为群众性娱乐舞蹈,舞者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上百人,不论婚丧嫁娶、喜庆节日或迎宾接客都可跳。开化镇的壮族村寨几乎都有纸马舞队,全镇有纸马舞队20余支

壮族纸马舞历史悠久,原为丧葬祭祀舞蹈,伴有鬼脸、狮子、大刀、小刀、手巾、拂尘表演,舞者一般为8人。如今,纸马舞发展为群众性娱乐舞蹈,舞者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上百人,不论婚丧嫁娶、喜庆节日或迎宾接客都可跳。开化镇的壮族村寨几乎都有纸马舞队,全镇有纸马舞队20余支,队员300多人。

壮族纸马舞,是流传于文山、马关、砚山等地的壮族祭祀性丧葬舞蹈。在文山县,又主要流行于攀枝花下寨、水车寨、新平坝、高末一带的壮族土支系居住区。壮族先民崇拜祖先,深受道教影响,每当老人去世,均要组织丧葬祭祀活动,请舞队跳纸马舞,用来超度亡灵、安祖和驱鬼。

马关县的壮族跳纸马舞最具特色,一般由二人或者一人来跳。舞者双手提着套在身上的纸马,围着死者的棺材舞蹈。其动作以抖、踢、跳、转为主,摹仿着马抬头、摇尾、踢脚等姿态绕圆圈。

纸马舞蹈主要表现驱鬼安魂,动作热烈奔放、仿生性强,以模仿马的奔跑、跳跃、踢蹄、斗嘴、相咬、嘶鸣为主,而笑脸和尚则用各种方法戏弄狮子,两个小鬼来回穿插于舞队之中捣乱逗趣,众武士执兵器跟踪追杀,一直舞到小鬼被赶跑、狮子累趴下、纸马被套住,方告结束。

纸马舞一般由跳纸马舞、舞狮子、赶小鬼等艺术形式进行综合表演,因纸马舞在整个活动中占有突出位置,故称纸马舞。

最初,纸马舞仅用于中老年妇女的丧礼上,后来演变为年节假日的娱乐活动。壮族人家中老年妇女过世后,孝女要请民间艺人表演纸马舞,表达对亲人养育之恩的感激和对死者品德的赞颂。在丧礼上,有的地方只跳纸马舞,有些地方则与狮子舞同时进行。这一舞种已被批准列为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2851.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08秒, 内存占用325.97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