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彩陶文化是如何起源的

 2023-12-25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所谓中国彩陶,就是一种烧前进行绘彩的原始陶器。它是在陶器烧制前用各种颜色在陶坯上绘制纹饰绘,然后经过晾晒、压磨,然后入窑烧制,彩绘纹饰可牢固地附着在烧成的陶器上,变得永不褪色、也尺远不会磨损。彩陶的制作过程: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

所谓中国彩陶,就是一种烧前进行绘彩的原始陶器。它是在陶器烧制前用各种颜色在陶坯上绘制纹饰绘,然后经过晾晒、压磨,然后入窑烧制,彩绘纹饰可牢固地附着在烧成的陶器上,变得永不褪色、也尺远不会磨损。

彩陶的制作过程: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来作为染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体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半坡时期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并且彩绘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中国彩陶最早是于1912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但中国彩陶的诞生到今天却已有8000年的历史。其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地陆续发现。彩陶因时间的不同,所以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彩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跨越老官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大溪、红山、齐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历史中艺术成就最高。相关知识,请参阅中国历史悠久的彩陶文化。

从制作工艺、艺术成就、历史价值、升值空间等诸多因素看,陕、甘、宁、青的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彩陶和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最宜收藏。

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在器型上很难看出有其他特殊的用途。彩绘的形式总体上可分为图案和图画两大类。由于色彩绘于烧制前,故和陶器一起焙烧后,色彩和陶胎结合紧密,不易发生脱落。彩陶制作精美,以泥质陶为主,质地细腻,因此,它既是实用器皿,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2844.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16秒, 内存占用334.56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