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方戏曲艺术形式-二人转

 2023-12-25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二人转又名“蹦蹦”,作为一种独特的东北地方戏曲艺术形式,在白山黑水、松辽平原之间已经“转”了将近二百年。它是融歌舞、说唱和戏剧于一身的关东艺术瑰宝。它不仅蕴藏着东北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也体现

二人转又名“蹦蹦”,作为一种独特的东北地方戏曲艺术形式,在白山黑水、松辽平原之间已经“转”了将近二百年。它是融歌舞、说唱和戏剧于一身的关东艺术瑰宝。它不仅蕴藏着东北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也体现着他们的艺术观念、审美心理与审美习惯。

肥沃的黑土地,大江大河,大漠莽林,蚊虻猛兽;豪放的“三人渤海当一虎”、“引弓之民”剽悍粗犷而无拘无束的性格;萨满教活动的遗风和流传于东北地区的神话、传说;民间歌舞等等久远的文化土壤中的艺术积淀,都是产生二人转的基因,而它的由一旦(又称“包头的”、“上装”)、一丑(又称“唱丑的”、“下装”)参加表演的基本形态,则源于东北人民群众娱乐性韵“大秧歌”。同时从山东、河北等地迁入的闯关东游民和艺人带来的“莲花落”,又丰富了它的唱腔、节目和击节案器。

在这基础上,到了嘉庆、道光年间,便形成了二人转的雏形。及至清末和民国初年,一个“一树三枝”,即双玩艺、单出头、拉场戏三位一体的艺术表演体系已经形成。此后便进一步具备了唱、说、扮、舞四功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千军万马就咱俩”——一个叙事兼代言体的诗体故事的独特的表演艺术。

这种形式简便,内容含量十分丰富的戏曲形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深受欢迎。农民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看二人转像金刚钻掉在肚子里——穿心透肉。”“看场二人转比睡一宿热炕还解乏,比喝壶酒还提神。”因为二人转实惠,切心,喜兴,动情,是广大群众抒发感情的心声,是汲取智慧和知识的“百科全书”,老百姓生活中离不了它。

著名美术家王朝闻说:二人转像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既很优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在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里,它的独特性非常鲜明。”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当前电视、歌舞冲击舞台,各种戏曲上座率不高的情况下,二人转却能独放异彩,大有“农村把根扎,蔓往城里爬;关东把根扎,蔓往关内爬;到哪哪开花”的趋势。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2835.html

标签:二人转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35秒, 内存占用334.03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