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起源与由来

 2023-12-25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京剧的起源与安徽有关,但京剧发源地是北京。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

京剧的起源与安徽有关,但京剧发源地是北京。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在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北京的戏曲是以秦腔、弋阳腔、高腔及昆曲为主。至道光初年,有安徽、湖北两个剧种的伶人陆续来京,徽班以徽调二簧为主,湖剧以汉调西皮为主。来京后各成一派,各不相扰。但每场演出,前两场要演陕西梆子,因梆子在北京观众中根深蒂固,这样才能获得观众的满意,内行称之为“两下锅”。

后来,徽、湖两班均吸取了梆子的腔调和昆曲的特长,又由于加入了一些北京的演员,口白渐用京音。至此徽、湖两剧又称皮簧,两剧逐渐合二而一,形成了京剧的雏形。

咸丰以后,南方演员来京很多,自此成立四个班社,因安徽人多于湖北人,故称四大徽班,当时四大徽班即三庆部、四喜部、春台部、和春部,这是清朝管理戏班的衙门升平署定的,以别于其他的京剧班社。三庆以老生为主,四喜以旦角为主,春台以青年为主,和春以武戏为主。

到了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在各剧种中已占首位;以后又经过许多著名演员和戏剧工作者的努力改进,始成现在的京剧。京剧在不断的改革中发展起来,成为全国最大的剧种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的对外交流主要是由文化部和外交部组织的,京剧成为国家的文化使者。

中国派遣京剧团赴世界各地访问演出,其中梅兰芳先后于1952年、1957年和1960年赴苏联访问,1956年第三次访问日本,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赢得了巨大荣誉。他的高超表演不仅让世界对中国的“国粹”京剧刮目相看,还对日本、欧美的戏剧及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在他们的创作中,都汲取了梅兰芳表演艺术的精华。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2794.html

标签:京剧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27秒, 内存占用335.83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