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津从小就跟我们家交往密切。1951年,我跟着父亲马连良先生,还有张君秋张先生由香港回北京。1952年到北京后,我父亲演《三娘教子》,张学津跟我父亲一起上台演,他演薛倚。那时候他还是十来岁的小孩,这是他第一次登台。 1952年,张学津进艺培戏校学戏,学的是余派老生,
时间:2023-12-26  |  阅读:5
我今年90岁,是1937年参军的老八路,1983年在解放军后勤学院离休。几十年来,除了工作学习以外,我主要爱好书法和京剧,尤其对京剧大师马连良的艺术情有独钟,并有幸与他有过一段忘年之交。 战火中的慰藉 我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开始喜爱上马派艺术了。1946年,在回晋察冀军区政治
时间:2023-12-26  |  阅读:5
我爸爸(曹禺)和于是之叔叔既是同行又是知己。一次他走后我听到爸爸感叹:是之啊,了不起的人。 我一直就叫他于是之叔叔,从未改过口。因为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他了,他是我爸爸在北京人艺的同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领导上安排于是之叔叔、导演梅阡跟我爸爸一起写作《胆剑
时间:2023-12-26  |  阅读:4
蔡瑶铣1959年底梅兰芳先生在北影拍摄昆曲片《游园惊梦》,我们上海戏校昆曲班的同学荣幸地参加了拍摄工作。梅先生的两件小事给我教益极深,使我无法忘怀。 为了使这位艺术大师在拍摄电影中减轻疲劳,杨春霞和我分别代替梅先生和言慧珠老师在每次正式开拍前,跟机走位置排练。
时间:2023-12-26  |  阅读:4
谈中国的话剧运动,不能不提起早期的“春柳剧社”。其创办人之一李叔同是我国最早的话剧演员。 李叔同精通音乐、书画、金石,于诗词、文章也有相当根底。他早年思想激进,赞成戊戌变法,曾自篆一印“南海康君是吾师”。1905年,李叔同在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西洋绘画,兼
时间:2023-12-26  |  阅读:4
赵丽蓉为马泰把场 评剧马派创始人马泰是观众非常熟悉的一位评剧生行演员,他在现代戏《夺印》中扮演的小陈庄党支部书记何文进、在《向阳商店》中扮演的商店经理刘保忠、在《金沙江畔》中扮演的红军政委谭文苏;在古装戏《钟离剑》中扮演的越王勾践等,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时间:2023-12-26  |  阅读:6
上世纪三十年代,家父在南京工作。为了彼此照顾,父亲把全家人由北京接到了南京。刚到南京,尚未找到房子,就暂时住在秣陵饭店。那时,我刚刚八九岁。 饭店经理何瑞生,是家父的“戏友”。南京当时有个票房,叫“怡社”。票友很多,而且相当有水平,在南京票界颇有名气。何经
时间:2023-12-26  |  阅读:4
看了43期上李刚毅同志《忆唐韵笙老师》一文,引起我对唐先生的回忆。 抗战胜利之后和建国初期,唐韵笙常到上海演出。我那时看了不少他演的戏,留给我的美好印象一直忘不了。他有个外号叫“关外麒麟童”,这是指他的做工讲究。举个例子:他演《走麦城》刮骨疗毒一场,照《三国
时间:2023-12-26  |  阅读:4
我的老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创立了脍炙人口的裘派花脸艺术。同众多的艺术流派一样,裘派也是在向兄弟艺术的借鉴、学习中得以发展的。 四十年代中期,裘老师曾在上海与著名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同台演出,常为周先生配演《乌龙院》剧中的刘唐。“下书”一场完了之后,裘老
时间:2023-12-26  |  阅读:4
抗日战争初期,我在重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习。第一学期末,排练-一组独幕话剧公演。部份收入贴补从战区来的学生。 我在陈治策老师编写的讽刺国民党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剧本中,扮演讲究吃穿玩乐的官太太。当时我未满二十岁,对这些人的生活不熟悉,又是第一次正式演戏
时间:2023-12-26  |  阅读:4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7752秒, 内存占用1.69 M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