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莲花落阶段清嘉庆(1796-1820)以后流行于东滦县、宝坻、迁安、三河等地农村的莲花落已发展为彩扮(对口莲花落)形式。当地农民于逢年过节或上集、赶庙、外出卖针和香面时,往往组织起来演唱。形式有“单板”和“对口”两种。“单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块竹板,一手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从平腔梆子戏到“评剧”莲花落,以冀东人民的生活为土壤,吸收东北蹦蹦、河北梆子、京剧、皮影、曲艺、民歌、杂耍、秧歌、武术等艺术营养,经过“拆出”、“平腔梆子戏”阶段,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之后,又经过“唐山落子”、“奉天落子”两个发展、提高时期,才定名为“评剧”。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从莲花落到“拆出”东路莲花落进入到有组织的班社活动以后,如何把莲花落的演出形式再向前发展一步,心中并无底数。真正促使莲花落在艺术质量、演出形式上有所提高、有所变化的,还是受“东北蹦蹦”的艺术影响以后。蹦蹦又称“编曲”、“双玩艺”、“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从拆出(平腔)到“平腔梆子戏” 拆出阶段,虽有了较为固定的班社组织,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酝育了向前发展的契机,但这时的莲花落演员还没有彻底改革的欲望,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戏曲表演团体,“拆出”节目虽有增加,但整个的演出形式,还没从民间歌舞范畴中彻底脱胎出来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清末民初,在评剧形成的最初阶段,主要有两大支派,一支为冀东的“唐山蹦蹦戏”;另一支是京东的“北京蹦蹦戏”。北京蹦蹦戏也称北京落子,演员和班社主要来自京东的香河、宝坻一带。清光绪19年(1893年),北京蹦蹦戏首次进京,在东安市场演出。这种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戏曲,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奉天落子阶段1919年春,警世戏社部分艺人应邀赴营口、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受到东北观众欢迎,尤其是在哈尔滨首演成兆才编写的《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等,影响更大。其时又被称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员月明珠因劳累过度,在沈阳去世,警世戏社也因人员变故而解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戏)阶段1908年,成兆才、张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带着莲花落子《开店》,拆出戏《乌龙院》《鬼扯腿》,闯入“北平禁地”,并一度唱红,从此定名为“平腔梆子戏”。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为平腔梆子戏主角,与成兆才、张化文等另组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 大弦 ”,弦乐器的粗弦,也叫“老弦”。 战国 宋玉 《高唐赋》:“大弦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韩诗外传》卷一:“治国者譬若乎张琴然,大弦急,则小弦矣。”《淮南子・泰族训》:“张琴者,小弦急而大弦缓;立事者,贱者劳而贵者逸。”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大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笛子也称横笛。相传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输入长安。宋朝以后,成为伴奏戏曲的重要乐器。唐代称横吹,是没有笛膜的。唐代只有箫管上才有膜,宋元以后这膜就移至横笛上,而箫管就不再贴膜了,如今只有朝鲜箫才贴膜。笛上虽然开有膜孔,但过去对膜孔也并不太考究,仅在吹孔与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078秒, 内存占用345.54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