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与笛。泛指管乐器。《旧唐书・音乐志一》:“ 麟德 二年十月,制曰:‘人数并依八佾,仍量加箫笛歌鼓。’” 宋 韩维 《答曼叔见谢颖桥相过之什》诗:“哀弦孤引四坐寂,继以箫笛相谐和。” 玉屏箫笛 玉屏箫笛,不仅是一种极好的民族乐器,同时也是一件高雅的工艺品,其历史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月琴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月琴起源于阮。早在汉武帝时(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梆鼓是以一节一尺二寸长的竹筒蒙上水鸡(青蛙)皮或猪油,以圆竹箍紧为鼓,演唱者腋下挟梆鼓,右手击鼓,左手握长约三寸、阔约一寸二分的竹片两相击作为伴奏,由一引路小童带领,沿途流浪卖唱。多是乞丐盲人演唱的曲艺,每每演唱至一半时由小童端起小盘向听众募钱。若是被请去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外国乐队中都使用。中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铙和钹是两种乐器,形制近似但略有不同。二者皆铜制,圆形金属板,中间隆起半球形部分叫碗或帽。 每副两片, 相击发声。 通常直径为30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比”指“琴弦等列”。“巴”指这种乐器总是附着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梆子,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一般多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击奏体鸣乐器。以整木刳,方盒形,横侧挖有扁平空隙,空隙起共鸣作用。以棒敲击卜鱼面发音,比木鱼音色略柔和。出自广东,常用于南方戏曲的伴奏。 《清朝续文献通考・乐八》:“卜鱼之用等于点鼓或代拍板。南方之节乐器也。音同方外之小木鱼,其大者,音似大木鱼。”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鼓板,单皮鼓和檀板(一称“牙子”、“木板”、“梆板”)两种乐器的合称。戏曲乐队的指挥乐器。鼓板由鼓师一人掌握(左手挎板,右手持鼓签打鼓,有时放下板,双手持鼓签打鼓)。板多用在锣鼓和唱腔、曲牌的强拍(即板位)上;鼓多用在次强拍和弱拍(即眼位)上,或用在节拍自由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一般小武的造型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传统京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帔、衣。然而传统粤剧服装可分为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三弦”又称“弦子”,我国传统弹拨乐器。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就征发黎民百姓去边疆修筑有名的万里长城,为了调剂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083秒, 内存占用345.59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