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简介及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2023-12-09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族,汉广川(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

董仲舒简介及名人名言大全摘抄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族,汉广川(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时的贡献。

董仲舒名人名言: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

众少成多,积小致拒,故圣人莫不以掩致明,以微致显。

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

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也。

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

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末石全为善也。

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

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仁者所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大富则骄,大贫则忧。

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

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无敌于天下。

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

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百乱之源,皆出嫌疑。

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圣人为天下兴利也。

匿病者不得良医。

至廉而威。

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

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

治乱兴废在于己。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

教化立而奸那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好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事在勉强而矣,勉强求学则见闻广而智力明,勉强修养,则德日起而大有功。

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

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承天意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shuoshuo/51545.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01秒, 内存占用335.08 K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