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和大润发,是中国超市市场最重要的两家公司之一。自2001年在福州成立以来,是中国大陆最早将生鲜农产品引入现代化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
曾经的永辉超市,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国内超市的“龙头大哥”。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就业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还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
十年来,永辉超市一直高速发展,保持着较高的两位数增长,赢得了马化腾等着名企业家的青睐。
但俗话说“有山的地方就有深谷”,“巅峰”之后的永辉也开始了它的滑坡之路。
2010年,永辉强势登陆a股资本市场。时隔八年,2018年永辉以1064亿元的超高市值成为超市行业龙头。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永辉的立足之地。
这一成绩虽然让同行羡慕,但同年其净利润同比暴跌40.8%,这也是永辉首次营收暴跌。
2019年,永辉的线下门店有1440家,但短短一年时间,门店数量锐减18.6%。
一个接一个的关店,似乎降低了永辉的士气。2021年只剩下1090家店,而两年前关闭了350家。同年8月24日,官网店铺数为1052家。这一年,永辉的资产负债率同比攀升至84.47%。
也就是说,三年来,永辉已经关闭了388家门店,近400家门店。目前他的总市值约310亿,相比最高市值1064亿,实际蒸发了700多亿!
是什么让永辉“跌跌”不休?
1.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根据2015年闽南网的报道,位于南平市延平区温温路体育场的永辉超市被曝光冰柜里有老鼠在爬。
据人民网2021年报道,2021年第一季度,永辉在福州、莆田、龙岩等地多家门店有1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河南、安徽两省工商局也同时将永辉超市拉入“黑榜”。
据中国经济网2022年8月4日报道,成都一网友发布视频称,在成都永辉超市看到一只老鼠在吃香蕉。针对此事,永辉只回应店家经营不合适。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能放心永辉吗?有专家直言,如果这家超市巨头不重视整个质量和内控体系的管理,不把人民的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那么它未来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
2.90后成为消费主力。
市场每天都在变化,消费模式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
各大电商平台的兴起,“争先恐后”、“抢购”、“限时抢购”,各种鲜果、生鲜、米粉、粮油、饮品、农产品送货到家……也为这家最早将生鲜农产品引入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3.物流和配送问题
在网上搜索“永辉超市配送”,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永辉生活订单不配送的投诉。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