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定律在任何领域都是适用的,尤其是在数字馆藏领域。从全球数字藏品的表现来看,只有20%的数字藏品有价值,80%的数字藏品基本不值钱。这就是数字收藏的2/8定律。特别是国内的数字收藏,目前基本都偏向阿里的鲸探,宣传也是一枝独秀。事实上,每期发行的成千上万的数字馆藏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区块链上的数字是不,我们能说看起来一模一样的数字馆藏在不同的数字上是独一无二的吗?这显然不合理。
从数字藏品的铸造来看,技术含量极低。基本上博物馆授权的一些文物、古董、字画都是通过扫描、3D建模、视频制作的,成本低到你想象不到的程度。但每期销量都不低,平均发行一万册左右,均价30元左右。所以,一套30万份,平均每天3-5期。每一个拥有数字藏品的玩家,除了拿着之后炫耀一下,看一看,基本上没什么用,也没什么意义。持有数字藏品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抱着以后可以增值的态度,因为看到国外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数字藏品。
众所周知,国外的数字收藏和国内有很大的区别。国外的数字收藏基本都有元宇宙系统赋能,比如最着名的数字地产公司沙盒数字地。每块地最少5万,高的有几百万块地。拥有数字土地集的玩家可以使用沙盒提供的强大编辑工具。轻松优化升级自己的土地,创造自己的空间,在自己创造的空间里进行各种社交和交易活动。他们的独特性正朝着完全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他们的编辑工具足够强大,只要会玩手机,就能设计出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中国的“独一无二”只是区块链上的数字不一样。本质上,它们是完全同质的。此外,这些数字收藏没有被授权,不能创造价值。希望这种同质的、基本无用的东西能增值,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最重要的是,无论阿里还是腾讯,这些数字收藏平台的IP基本都来自第三方:博物馆、文物机构、名胜古迹等。,而且他们可以无限授权任何想发行数字馆藏的公司,这只会进一步加大同质化,让数字馆藏同质化、通用化,基本没有价值和增值空间可言。
最后,希望政策早点出台,规范国内数字收藏市场,从技术上提高数字收藏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一个强大的平台应该专注于开发强大的编辑工具,服务于广大的数字收藏玩家。不要用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去收割大家,去复制。谁不会呢?
因此,对于已经获得各大博物馆、文物单位等授权的数字馆藏。要推出目前同质化严重的,除了一些一级文物、国宝、独家授权的数字藏品,其他的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街头货!最好谨慎对待那些没有独家授权且价格过高的复制品。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