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有什么用?中国又一技术领先世界

 2024-05-14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最近,中国的“人造太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因为它目前的运行时间已经达到了1056秒,这也意味着人类离“可控核聚变”又近了一步。

最近,中国的“人造太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因为它目前的运行时间已经达到了1056秒,这也意味着人类离“可控核聚变”又近了一步。

人造太阳有什么用?中国又一技术领先世界

那么,什么是“人造太阳”呢?有什么用?

“人造太阳”,全称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是一个国际联合科研项目。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人类提供不会枯竭,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的新能源。

2006年,中国也加入了这一国际合作项目,在中国安徽建成了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这也是目前世界领先的核聚变实验装置,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那么,这个核聚变实验装置的主要原理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模仿太阳的运行原理,探索核聚变能源在人类世界的应用。

说到太阳,我们都知道,作为一颗恒星,它在不断地释放热量。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太阳可以稳定运行100亿年左右。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太阳每秒释放的热量并没有全部到达地球,大多消散在太空中。

所以,多少年来,很多研究者一直认为,如果人类能够把太阳释放的能量全部收集起来,那么人类就不会缺乏资源。但是,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我们做不到。所以只能先在地球上造一个“人造太阳”。

原理类似于太阳核聚变的过程。由于其主要原料来自海水,相当于纯环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就相当于人类能源史上的一次新突破。一旦成功,也将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新阶段。

那么,核聚变和核裂变有什么区别呢?人类为什么不用核裂变能源?

在很多科幻作品中,已经预言了“核能”的重要性。比如《星际穿越》中,主角离开地球寻找新家园时,乘坐的飞船就是以核聚变为动力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人类来说,核能是人类的终极能源。然而,核能也可以分为许多形式——核裂变、核聚变和核衰变。目前人类比较熟悉并且已经应用的是核裂变。比如二战美国造的原子弹,再加上很多国家已经建的核电站,都属于核裂变。

所以核裂变能虽然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核能资源,但并不适合长期使用。所以科学家会研究核聚变能源,因为虽然都是核能,但是核聚变能源是无害的,是真正清洁的。

而且由于它的主要原料来源是海水,这也意味着至少在100亿年内,人类将不用担心能源短缺等问题。这是什么概念?根据太阳运动规律,人类最多还能在地球上生存10亿年左右,相当于人类离开地球的那一天,再也不用担心能源问题了。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qqgs/552773.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20秒, 内存占用335.07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