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统计局出版了《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公布了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详细信息。
统计显示,我国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41.76平方米,平均拥有住房3.2套,人均住房面积为111.18平方米。这个数字既包括农村,也包括农村,城镇居民平均住房面积为36.52平方米。
30年间几乎翻了六番。
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据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后,人均居住面积有了显着提高。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国住房制度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并建立和完善了个人住房、单位住房基金、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补贴制度和工资结构调整等改革措施,为住房商品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的需求也在增加。专家说:“我爷爷那一代人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家人提供一个家。为了增加生活的舒适度,父母在买房时会考虑买更大的房子。然后我会考虑周边环境,物业管理,地理位置等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到2020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将达到1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6%。专家说:“人均居住面积越大,居住空间越大,说明居住条件越好。”中国城市规划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的《城市家庭居民“住有所居”量化指标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家庭平均居住面积可分为13平方米、升级标准20-30平方米、舒适标准30-40平方米。从7.1平方米到41.76平方米,居民居住环境逐步改善,正在向“安居”迈进。
据统计,中国城乡家庭平均住房面积为36.52平方米,农村家庭为46.8平方米。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存在很大差异。
西藏、河南、湖南、湖北、云南、青海、江苏等地城镇居民平均居住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上。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最高,达到51.33平方米。
广东、上海、海南、北京。广东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29.59平方米,是全国唯一的省份。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