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为什么这么差?穷兵黩武走向末路

 2024-05-14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11个成员国在哈萨克斯坦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联体。苏联不复存在,曾经傲然屹立在我们星球上

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11个成员国在哈萨克斯坦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联体。苏联不复存在,曾经傲然屹立在我们星球上的超级大国走到了尽头。大多数过去生活在22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普通人,都在为自己曾经骄傲的国家的崩溃而哭泣。在普通苏联人的心目中,虽然他们的生活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国家结束。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经济发展滞后是公认的重要原因。

苏联经济为什么这么差?穷兵黩武走向末路

苏联似乎是一个勤劳、聪明、勇敢的人。他家有大片良田,却常年挨饿。1988年,苏联市场突然爆发消费者危机,商店供应短缺。柜台外经常排起一两百米的长队。集装箱在货架上经常缺货。莫斯科人外出时总是带着包或篮子。他们看到有排队的,就会走到后面问这里卖什么。莫斯科的肉类相对丰富。为了防止外国人在莫斯科买材料,人们在买肉时需要出示身份证,因为只有莫斯科本地人才能买肉。渐渐地,甚至食物也需要配给。当时的苏联经济怎么样了?

事实上,苏联的GDP总量并不低。到1985年,它仍然有超过9000亿美元。当时日本只有1.4万亿。一般来说,这远远不足以让一个超级大国崩溃。当时人均GDP远低于苏联的国家很多,超过苏联的国家总共不超过5个。

但是,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是不同的概念。虽然油价断崖式下跌和出兵阿富汗严重拖累了苏联经济,但考虑到国家幅员辽阔,人力资源优越,科技水平发达,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国家陷入人民无肉吃的窘境?所以很多人把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归结为苏联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军工的重视严重拖累了苏联经济。苏联从来没有正式公布过军费占GDP的比例,原因就是这个数据太大。

不过,从苏军人数上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世界军事年鉴-1992》显示,1991年苏联解体时保持的常规军事力量为440万人,接近总人口的2%。这个数字看起来很惊人,但之前更大。1945年,苏联拥有1100万常规部队,经过几次大裁军,变成了令世人至今惊叹的440万!

《国富论:论国防开支》中提到,一个国家的士兵人数不会超过总人口的1%。如果超过这个份额,就会因为负担过重而危及国家财政收入。战时军队数量庞大无可厚非,但半个世纪的和平,苏联依然保持着正常水平两倍的士兵数量,负担可想而知。

为了适应如此庞大军队的存在,苏联不仅需要给士兵发更多的薪水,还需要支持相关的武器工业--坦克、飞机、军舰、潜艇,源源不断的财富在这些工业中消耗。其中的权衡是,这些士兵中的一半本应成为非常高素质的劳动力,创造各种社会财富,而那些为他们提供配套服务的工人和科学家,本可以为改善民生做更多的事情。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qqgs/552239.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204秒, 内存占用342.91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