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资如何计算?三种养老保险发放金额不同

 2024-05-14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作为养老体系第一支柱的中国社会保障养老体系,目前主要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三种形式。

作为养老体系第一支柱的中国社会保障养老体系,目前主要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三种形式。

退休工资如何计算?三种养老保险发放金额不同

有什么区别?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居民养老保险费每年缴纳一次,参保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政府补贴和集体补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退休时参与计算养老金。手头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地基础养老金。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职工缴纳的在职养老保险费分为个人缴纳和单位缴纳两部分。一般单位按照缴费基数的16%计入统筹账户,个人按照缴费基数的8%计入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本质也属于职工社保,但养老保险费完全由自己承担,按照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20%缴纳,其中12%进入统筹账户,8%进入个人账户,也就是说,自己缴纳的养老钱实际上有60%进入统筹账户。领取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由统筹账户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支付。

二。关于社会保险的两个账户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得比较晚。1991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1997年,建立了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现行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2005年确定的,更注重多缴多得和长期缴费。

养老金制度的形成借鉴了当时国际上流行的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两种模式:

现收现付制,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今天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主要用来给现在已经退休的人发养老金。这部分钱来自统筹账户;同样,我们退休的时候,领取的养老金是我们子女那一辈交的钱,而不是把交的钱存到老。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基金积累制。通过设立个人账户,实际上可以积累自己的养老金,退休后从自己的账户里领钱。目前基本养老金是养老金待遇中支付最多的部分,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上涨,所以如果没有统筹账户,我们的养老金待遇会大打折扣。

更何况中国现在实行的是终身养老金制度。甚至在个人账户的钱全部收齐后,参保人还能继续领取养老金,主要是因为有了统筹账户。

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资金虽然归个人所有,但不能提前支取。如果参保人死亡,家庭成员可以继承个人账户的金额,包括个人账户产生的利息,而统筹账户和其余部分只能并入养老保险基金,不能继承。

三。养老金的计算

(1)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1+平均工资指数)÷2×退休时本人缴费年限× 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月数。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

在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最复杂的是“平均工资指数”。该文件的规定是:

平均工资指数= (A1/A1+A2/A2+A3/A3 …)/n。

其中,a1、A2…安均为一年、两年的平均月缴费工资…退休前n年。

A1、A2…An分别为在岗职工一年、两年的月平均工资…退休前n年。

n是企业和职工按规定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公式很复杂,下面是分析结论:

如果你以每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社保缴费基数,那么你的“平均工资指数”就是1。

缴费满25年的,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25%

缴费满15年的,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15%

结果显示,如果你的年缴费基数与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相同,那么你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与缴费年限成正比,即每增加一年增加一个百分点。

如果你以每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两倍作为社保缴费基数,那么你的“平均工资指数”就是2。

缴费满25年,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37.5%。

缴费满15年,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22.5%。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缴纳职工养老金,退休时最终选择在二线退休,假设一线平均工资是二线的两倍,你的月社保缴费基数和一线相同,那么缴满25年和在一线二线退休有多大区别?

一线退休,基础养老金=二线城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50%。

二线退休,基础养老金=二线城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7.5%。

一对比就看出了差距。在一线城市工作,在一线城市退休,显然更划算。

同样,如果你在二线城市为职工养老缴费,最终退休时选择在一线退休,假设一线平均工资是二线的两倍,你每个月的社保缴费基数和二线相同,那么在一线和二线缴费25年和退休相差多少?

一线退休,基础养老金=二线城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7.5%。

二线退休,基础养老金=二线城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5%。

在一线退休更划算,所以在社会平均工资高的地方退休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退休的地点不是随便选的,而是必须符合当地的条件,才能在当地退休。一般要求在当地缴纳社保至少10年。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月数。

50岁退休,一共195个月。

50岁退休,一共170个月。

60岁退休,一共139个月。

65岁退休,一共101个月。

70岁退休,一共56个月。

假设你50岁退休,个人账户有8万元:

那么个人账户月养老金:8万除以195=410。

个人账户计算比较简单,没什么好分析的。

4.15年后该不该发养老金?

这也是很多疑问,尤其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这里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

这里有一个例子。以江苏为例。2022年江苏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分为12档,最低一档,对应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4250元,最高一档,对应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21821元。

假设江苏某灵活就业人员选择最低缴费档次缴纳养老保险,则每年养老保险费用为4250*20%*12=10200元。不考虑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逐年增加。

如果交15年,需要交10200 * 15 = 15.3万元。

如果交25年,需要交10200 * 15 = 25.5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钱需要缴入统筹账户,只有40%左右的支出进入个人账户。也就是说,缴费15年后,61200元进入个人账户,缴费25年后,10200元进入个人账户。

那么根据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江苏2021年养老金的计算基数是7974元,所以这个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缴费档次是60%,缴费指数是0.6。假设他60岁退休,我们可以计算他的养老金福利:

缴费15年:

基本养老金等于7974*(1+0.6)/2*15*1%=957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61200元/139=440元。

江苏这个灵活就业人员每月养老金等于957+440 = 1397元,一年养老金能拿到16764元,大概9年就能还完。

缴费25年:

基本养老金等于7974*(1+0.6)/2*25*1%=159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10.2万元/139=734元。

江苏这个灵活就业人员一个月的养老金等于1595+734 = 2329元,一年的养老金能拿到27948元,大概9年就能还完。

目前,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7.9岁。也就是说,这个江苏省的灵活就业人员,60岁就可以退休,69岁之前就可以还。缴费周期越长,越划算。

所以灵活就业人员还是要缴纳养老保险的。

当然,如果你觉得人生短暂或者养老保险交的钱在自己手里升值更快,也可以不参加,自己退休。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qqgs/552069.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40秒, 内存占用369.23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