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消息称,银行代销的基金业绩涨的非常的猛,大家都不爱存钱了吗?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2013年至2018年,借着互联网金融的东风,存款向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搬家蔚然成风。2018年,随着货币基金被纳入严格监管和规范,存款搬家的路径转向了银行现金类产品,造就此类产品规模快速上升。2020年以来,公私募市场得到极大发展,同时监管确立对现金类产品的规范框架,银行存款向非货基、股权类资产的大迁徙已然在路上。
从上市银行半年报看,银行公募基金代销收入普遍出现30%以上的增长,私募产品的对接也如火如荼。这场财富管理的转型之仗,各家都在寻找自己的打法。
今年6月21日,银行存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启动,新报价机制将过去“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一年期以上的存款产品,利率上限相较此前有所下降。新规的实施,对银行高企的存款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然而,站在投资理财的角度,存款报价机制改革后,存款产品尤其是大额存单在理财市场上的吸引力下降了。
一直以来,银行渠道都占据基金代销版图的主位,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日披露的2021年二季度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数据显示,在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超千亿元的15家金融机构中,有11家都是商业银行,占到了总数的73.33%。
以银行为主的多元化代销格局效果也已逐步显现,但在代销过程中未按规定修订销售管理办法、负责基金销售业务的个别管理人员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基金产品的风险评价结果未通过适当途径向投资人公开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综合以上信息,随着存款利率的下降,银行代销的基金产品当然就有了非常大的吸引力,这也可以理解大家都是为了多点收益!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