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多个互联网行业相关的ETF大跌,其中恒生互联网ETF大跌了百分之四十还多,但是资金的份额却越来越大,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
在净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多只跟踪互联网科技指数的ETF基金,迎来巨量资金“抄底”,部分性质为QDII的ETF基金尽管净值大幅走低,但却迎来百亿资金申购。专业人士认为,这可能是部分资金希望借助相关基金产品抄底跌幅严重的科技巨头。这一类似情况也曾在数年前出现过,一只油气类的指数型QDII基金,在油价开启下跌趋势后净值出现腰斩,而腰斩的同期份额规模却增长超过130倍,显示出资金将该QDII作为抄底油价的工具。
不过,目前在海外上市的科技巨头股价反转尚不明朗,就目前的基金净值看,抄底相关基金的资金或面临不小的亏损压力。但部分基金经理强调,虽然互联网监管仅仅行至中途,但考虑到大多数互联网龙头股价已显著下跌,部分互联网标的已进入中长期的合理配置区间,逢低布局产业互联网、AI科技等领域领跑的互联网龙头在中长期也是极具性价比的策略。
据悉,市场上恒生互联网ETF基金最近六个月的净值已大跌接近42%,但规模截至二季度末已由一季度末的40亿份,攀升至102亿份。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跟踪上述互联网科技指数的基金产品净值损失严重,但考虑到覆盖的股票均在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份额,在相关覆盖股票大幅下跌的情况,一些资金可能寻求通过买入ETF来抄底互联网科技龙头。
港股市场毕竟涵盖了国内优秀的科技巨头,因此港股市场本身的吸引力不会因为股价下跌而改变,反而可能得以增强。即便在第二季度期间大量资金因参与抄底面临一定程度的亏损,但拉长时间,港股投资或可出现曙光。
综合以上信息,这些大跌的ETF大多都是跟海外上市的国内互联网公司有关,很多资金都把这次大跌看成了抄底国内互联网行业的一个机会,因此,出现了这种越跌越卖,份额越来越大的情况。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