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讨论越来越多,那么数字人民币能不能像加密货币一样匿名使用呢?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随着试点地区开展一轮又一轮的测试活动,数字人民币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掀开。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相似的支付体验,使得用户很快对数字人民币支付“无师自通”,却也容易令人忽视他们之间的差别:使用数字人民币不用绑定任何一张银行卡。而这一点,恰恰体现了数字人民币的“匿名”特性。
数字人民币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小额匿名,仅用手机号就可以开立钱包。当然,这类钱包每日交易限额较低,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
目前,深圳、苏州、成都、北京4个城市已进行7轮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派发数字人民币1.5亿元,单个红包金额基本在200元左右,成都随机派发的最高一档红包金额为238元。
雁过留声,基于银行账户的每一笔线上交易都会留下“数字足迹”,而其中最具“含金量”的就是各类金融信息。一些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追踪并获取大量用户的账户信息、交易信息、信用信息等,通过挖掘用户金融行为,推送金融产品。
尽管电信运营商的支付部门也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但是根据现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电信运营商不得将手机客户信息披露给央行等第三方,当然也不得向自己运营数字人民币的部门提供。因此,用手机号开立的钱包对于人民银行和各运营机构来说是完全匿名的。
完全匿名是不合理的。虽然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要求不是中央银行的核心目标,也不会成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动机,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设计应符合这些要求。
综合以上信息,虽然可以有限匿名,但是大额的话还是会受监管,和加密货币是不一样的,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