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概念是谁提出的 量子计算的发展

 2024-05-14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对于科技迷来说,量子的这个概念可以说十分有吸引力,它代表着另一个神秘的世界,如果能在量子领域取得突破,人们的生活将有一个

量子计算概念是谁提出的 量子计算的发展

对于科技迷来说,量子的这个概念可以说十分有吸引力,它代表着另一个神秘的世界,如果能在量子领域取得突破,人们的生活将有一个质的飞跃。关于量子计算这些你知道吗?

量子计算的概念最早由阿岗国家实验室的P. Benioff于80年代初期提出,他提出二能阶的量子系统可以用来仿真数字计算;稍后费曼也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而着手研究,并在1981年于麻省理工学院举行的第一届计算物理会议中给了一场演讲,勾勒出以量子现象实现计算的愿景。1985年,牛津大学的D. Deutsch提出量子图灵机的概念,量子计算才开始具备了数学的基本型式。然而上述的量子计算研究多半局限于探讨计算的物理本质,还停留在相当抽象的层次,尚未进一步跨入发展算法的阶段。

1994年,贝尔实验室的应用数学家P. Shor指出,相对于传统电子计算器,利用量子计算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将一个很大的整数分解成质因子的乘积。这个结论开启量子计算的一个新阶段:有别于传统计算法则的量子算法确实有其实用性,绝非科学家口袋中的戏法。自此之后,新的量子算法陆续的被提出来,而物理学家接下来所面临的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如何去建造一部真正的量子计算器,来执行这些量子算法。许多量子系统都曾被点名做为量子计算器的基础架构,例如光子的偏振、腔量子电动力学、离子阱以及核磁共振等等。截止到2017年,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操控精度等因素,离子阱与超导系统走在了其它物理系统的前面。

我国的量子计算获得重要进展是在2019年8月份的时候,当时科学家领衔实现高性能单光子源。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与陆朝阳、霍永恒等人领衔,和多位国内及德国、丹麦学者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理论方案,在窄带和宽带两种微腔上成功实现了确定性偏振、高纯度、高全同性和高效率的单光子源,为光学量子计算机超越经典计算机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日前发表了该成果,评价其“解决了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

2020年9月15日,“百度世界2020”大会在线上召开,百度研究院量子计算研究所所长段润尧发布了百度量子平台,展示了百度用量脉+量桨+量易伏赋能新基建、追逐“人人皆可量子”的愿景。他介绍,“百度全新发布国内首个云原生量子计算平台量易伏,并全面升级量子脉冲云计算服务系统量脉和量子机器学习开发工具集量桨,通过构建以百度量子平台为核心的量子生态,开启量子时代的大门。”

量子计算的概念被提出到现在也不过半个世纪,其实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做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希望在未来也能突破量子计算的难关,后来居上引领世界。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qqgs/540771.html

标签:量子计算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15秒, 内存占用328.01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