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星泛滥预计经济损失1亿是真的吗?近日,青岛胶州湾部分养殖区海星成灾,大量取食底播牡蛎稚贝和蛤仔引发关注,具体怎么回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经调查,此次海星暴发主要集中在胶州湾海域牡蛎、蛤仔底播海区,粗略统计密度平均50个/平方米,受灾面积约10万亩,预计造成经济损失约1亿元。
现在正是蛤蜊放苗的时节,如果不赶紧捕捞海星,渔民的损失会更大,因此,渔民们天天起早贪黑出海捕捞海星,当地渔民采取人工采集等方式捕杀海星约有45万斤。
50条船,每条船每天捕捞一两千斤甚至更多,几天下来,还是无法将海星清理干净。
此次暴发的海星主要为海星纲多棘海盘车,是我国黄海沿岸常见的冷水性种类,最适生长温度15-20℃,适温上限25℃,在10月至次年1月进行繁殖。
海星是贪婪的掠食性生物,对分布区内底栖动物的生物群落组成影响极大,是一种生态敌害生物,也是海水养殖产业的重要敌害生物。
海星几乎没有天敌,作为一种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成年海星掠食十分凶猛,而且特别不挑食,只要是海底体积比它小的生物,例如牡蛎、鲍鱼、海参等一概通吃,有时候狠起来,连自己的同类都不放过。因此在海边,海星被渔民们称作是“海底蝗虫”,所过之处片甲不留。
海星的绝招是它分身有术,若把海星撕成几块抛入海中,每个碎块会很快重新长出失去的部分,从而长成几个完整的新海星来。有的海星本领更大,只要有一截残臂就可以长出一个完整的新海星。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